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七五章 圍棋界最大的魔門

    而打破坂田先生這個記錄的不是別人,那恰恰就是老施今天的對手趙治勳先生。不過在現在這個時候,老趙貌似還沒有破掉坂田的記錄,在真實歷史中,他好像還要再過好幾年,在接近2010年的時候,才以70個冠軍成為日本圍棋界新的頭銜王。

    除了這兩位前輩棋手以外,李襄屏現在新收的小弟陳耀月,真實歷史中的“地溝流”陳小強,他其實也是典型的這種風格,和兩位前輩一脈相承。

    在陳耀月之後,滬上棋壇“兩飯一米”中的其中“一飯”,被人稱作“範老闆”的範廷鈺,他在年輕時候還被人稱作“少年石佛”,然而到他20歲左右,世人評價他的棋風像極了坂田榮男。

    而除了範廷鈺之外,國內另外一位知名年輕棋手連笑,也就是後世那位這位最著名“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型棋手,他的風格也和前面幾位類似。

    這個流派能出如此眾多高手,有些甚至還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可見他們的棋確實有獨到之處。在大家的印象中,這個流派的棋手好像特別擅長治孤,個個都是做活達人。例如坂田號稱“治孤的坂田”,老趙被人稱作“鑽地鼬鼠”,還有陳耀月的“骨灰級治孤專家”,“他最擅長的就是把一塊棋擺出兩個眼”等等,他們這些外號或者評價,好像無不彰顯了他們這個特點。

    不過李襄屏認為不是的,他們最核心的東西其實還是力量,是計算。而治孤只是他們在棋盤上展現自己力量時候,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李襄屏一直認為,他們這個流派的棋手,那才都是真正的大力士啊,往往比其他大多流派的棋手都要算的更深,算得更遠。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看這個流派的棋手下棋其實挺有意思,看他們的比賽,在很多時候常常會覺得特別刺激。

    因為他們的算路深遠,因此在其他流派棋手看來可能稍顯過分甚至無理的棋,在他們手下卻如家常便飯一般,而圍棋就是這樣,極端手段一多,那場面自然就火爆,場面一火爆,那這棋看起來自然就刺激。

    他們的棋不僅看起來刺激,並且只要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個流派的棋手大多成績不錯,李襄屏甚至認為,若是論平均水準的話,那麼在所有流派當中,可能就是他們這個流派的棋手平均水準最高-----

    這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要知道在圍棋ai出世以前,在人類圍棋範疇,後世大多數人的觀點還是認為圍棋就是力量為王,算路為王,而這個流派之所以能出那麼多高手,其實也算是對這種觀點的一個很好詮釋。

    當然嘍,這個流派也並非十全十美,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個流派在圍棋界的存在,李襄屏認為倒是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魔門”,“邪派”,並且是最大的那個邪派,他們雖然武藝高強,但卻經常不是武林中最強的那一位,雖然實力強橫,然而卻不怎麼受大家待見。

    坂田榮男在吳清源先生歸隱後企圖稱霸棋壇,然而只有區區幾年時間,就被一個“通盤找不到一步妙手”的林海峰先生擊敗,後者成為他一生的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