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六六章 對手也非等閒之輩

    在劉九段面對這步好棋開始苦思對策的時候,李襄屏甚至有空這樣浮想聯翩了。因為老施的這步好棋,那的確是被對手的失誤誘發出來的,而圍棋比賽就是這樣,尤其是人類之間的圍棋比賽,這類誘發出來的好手或妙手其實是常態,數量可能還要比其他類型的好手或者妙手多得多。

    再簡單回顧一下這盤棋前面的進程:自從上午雙方下出那個“越南流”的變例後,這盤棋的大格局其實就已經形成,黑棋空多棋厚沒發展,白棋空少棋薄有潛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白棋如何經營自己的潛力,以及黑棋如何限制對方的潛力,這就已經成為決定本局勝負的關鍵。

    從全局40多手到全局70多手,也就是從下午1點到下午3點多鐘,在這段時間裡,反正在李襄屏看來,劉倡赫九段一直下得很好,他的棋進退有序,下出好幾步破壞白棋潛力的好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襄屏認為可能是劉九段之前下得太順手的緣故吧,他在全局70多手的時候下出一步壞棋了。

    不,真要嚴格說起來的話,劉倡赫這手棋那還真不像是什麼壞棋,這是一步很常見的“尖衝”而已,是在圍棋中,那種用來破壞對方潛力最普通最大路貨的常用手段“尖衝”------

    也正是因為這步棋非常普通非常尋常,所以李襄屏在第一時間並沒覺察出這步棋有什麼問題。說句實話,他當時還在為自己的外掛感到為難呢,他認為這步“尖衝”並不好對付。

    然而李襄屏不是老施,李襄屏沒看出問題,不代表人老施沒看出問題,這其實也是李襄屏和施大棋聖水平上的差距。在施大棋聖看來,這步棋明顯有點太過冒進,太過深入,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過分,違背了圍棋中“入界宜緩”的棋理。

    於是老施出手了,他一步漂亮的“鎮頭”瞬間抓住了對手的破綻,這手棋一出現在棋盤,黑棋之前“尖衝”的那枚棋子頓時就像無根的浮萍,做活不易出逃路窄,正如馬曉飛在觀戰室所說的那樣:白棋這手鎮頭一出,黑棋頓感呼吸困難。

    “這就是李襄屏強的地方啊,他把握局面的能力真的要超過很多年青人。”

    在研究室內,馬曉飛先肯定了老施這步“鎮頭”是好棋後,然後他又來了這樣一句感慨,感慨完之後他接著說道:

    “像這樣的“鎮頭”看似普通,但其實要有很好的棋感才能下出來呀,而這種棋感不是指那種局部手段的敏銳,更多還是對全局的深刻理解,在這一方面,那李襄屏真不像是還不滿15歲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