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

    “鐵重關”算是中古棋的一個高級定式了,寥寥數手棋後,它的主要分支就多達6個,而每個分支又能衍生出幾十種變化。

    不僅如此,這個高級定式不僅變化繁多,而且還可剛可柔。換句話說,在“鐵重關”的6個大分支中,有些變化相對比較溫和,下出來之後不會形成激戰。而有些分支就不是那會回事了,出手之後不僅立刻形成混戰,而且還是那種席捲全局的大激戰。

    完全可以想象啊,吧自己擺在“下手”位置的李襄屏,他既然選擇了這樣一個定式,那他肯定不會去下那些相當溫和的變化,如果對手願意配合的話,他肯定會挑最狠的來。

    而李襄屏的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就來源於此-----在上午的比賽中,常浩九段貌似還真的非常“配合”李襄屏。李襄屏態度強硬招法激烈,而常浩同樣是態度強硬招法激烈。因此到目前為止,棋盤上正好形成了“鐵重關”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其實也是最激烈的一個變化。

    而這個變化,恰恰就是李襄屏最熟悉他賽前研究最多的一個變化。

    不僅如此,這個變化不僅是李襄屏最熟悉他賽前研究最多,其實還是“鐵重關”所有變化中最兇險陷阱最多的一路變化-----李襄屏甚至認為,“鐵重關”這個名字,很可能就是因這路變化而來,喻於著如果對局中出現這個變化的話,那麼對局者就如同邁入重重鐵關,稍微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掉進陷阱。

    僅僅這些還不是關鍵,真正關鍵中的關鍵;是根據李襄屏自己對這個定式的理解,當形成這一路變化之後,貌似所有陷阱都是常浩單方面的呀。

    而李襄屏之所以這樣理解,這倒不是說他依仗自己賽前有所研究,對這一路變化應該比對手更熟,更多還是因為這一路變化的本身特點-----

    在全局的第19手,這手棋就是這一路變化第一個關鍵點,這手棋不僅立刻讓棋盤上的局勢趨於緊張,而且在李襄屏看來,這步強硬並且看上去有點“無理”的棋,倒更像是自己拋出去的一個誘餌。

    假如對手認為這手棋無理或者過分,想到懲罰這手棋的話,那可能就是誤入歧途了,根據李襄屏看過的古籍以及他自己的拆解,要說這步棋雖然像“走鋼絲”吧,然而這步棋卻是成立的。

    這手棋不僅成立,並且還有極強的反彈力,也就說對手越想懲罰它,那麼自己之後的反擊力度就越大,並且在反擊過程中,還有無數陷阱在等著對手.......

    這盤棋到目前為止,這一路變化其實還沒有全部完成,然而從常浩最近的招法來看,李襄屏感覺他應該是看那步棋不順眼了,雖然他現在還沒正式動手,最近幾個回合,他貌似還在小心翼翼做攻擊前的準備,然而這卻正中李襄屏的下懷,他知道對手如果還是一直這個思路,那他後面肯定討不了好。

    這就是李襄屏在中午時分自我感覺良好的真正原因。

    “嘿嘿,來攻吧,我現在不是怕你來攻,怕的就是你不來攻,你只有一旦動手,那就等著我的飛刀伺候吧.....唉,說起來挺沒勁的,這盤要說拿下常浩的話,那貌似又是靠一把飛刀贏棋,沒勁沒勁,真是沒勁.......”

    就是帶著這樣奇葩的想法,,李襄屏進入下午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