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五一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

    是這種下法不夠禮貌?體現了對長輩的不敬?這種說法好像有點不太成立,畢竟開局“三三”不是起手“天元”,假如是起手“天元”的話,那可能還更好理解一點,這種下法倒是還有一點挑釁的意味,可以看成一種不禮貌。

    然而起手“三三”的話,李襄屏實在看不出這有什麼不妥。

    除了這種說法之外,另一種說法是“三三開局”的後續變化異常複雜,年輕棋手不好掌握,因此當年輕棋手剛開始學棋的時候,先生就會把這步棋列為“禁手”,不推薦年青人採用。

    說實在的,李襄屏認為這種說法同樣不能成立,稍微懂點棋的都知道,其實相比於其他開局,“三三開局”的變化算是最少的了。就拿人類創造的那麼多圍棋定式來說,“三三定式”別說是和“星定式”和“小目定式”比了,哪怕是和作為“趣向”的“目外定式”以及“高目定式”相比,“三三定式”都是遠遠不如。

    既然這樣,“三三開局”怎麼就成為禁手和“鬼門關”了呢?而且這一禁就是幾百年,直到吳清源先生和秀哉的“世紀對局”之後,這個禁忌才算是正式打破。

    必須實話實說,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李襄屏是永遠都搞不清這裡面的邏輯,既然在邏輯上理解不通,那他當然只能歸結於日本人奇特的腦回路。

    而擁有如此奇葩腦回路的人能下好圍棋嗎?李襄屏對此表示懷疑。

    回到“三三開局”的流行變遷,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有趣,日本人把“三三”當禁手禁了幾百年,可是等到吳清源先生把它“解封”以後,這個開局又突然變得非常流行。

    從坂田榮男到石田芳夫,再從石田芳夫到年輕時候的趙治勳,這幾位棋手都非常喜歡採用“三三開局”-----這也就是今天當大家看到實戰出現‘三三開局’後,大家會開玩笑說李襄屏這是在向坂田先生致意的原因了。

    又因為這幾位棋手,他們分別算是日本圍棋界二十世紀六十,七十,以及八十年代前期的領軍人物和代表人物,那麼在那幾十年間,“三三開局”就成為當時世界棋壇最流行的主流變化之一。

    而這種流行趨勢卻是被韓國棋手給阻斷,由於韓國棋手的代表人物,從老曹到大李,然後又從大李到小李,他們幾位基本都不怎麼下“三三開局”,又因為他們的水平很高,在真實歷史中,他們算是代表了從八十年後期開始的世界棋壇最高水平,既然他們不下,那麼這個開局自然就很快式微。

    在真實歷史中,那是要等到圍棋ai橫空出世以後,由於圍棋ai還是偶然會下“三三開局”的,再加上那步開局“星位點三三”,這才導致“三三開局”再次多了起來。

    這就是整個“三三開局”的發展史和變遷史。

    那麼這樣的發展和變遷說明了什麼呢?不管其他人是怎麼想,反正李襄屏個人是認為,圍棋這種東西,那是真沒有什麼“進化”的,也不存在什麼“技術積累”,有的只是“勢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