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七十章 不好評估的對手

    林海峰先生就曾經說過,他每次一盤“兩日製”比賽下來,幾乎都要瘦下好幾斤----請注意!他說的是每一盤,而不是說每一次系列賽,這樣的競爭還會不激烈?

    因此說句實話,和“過去那個年代”相比,李襄屏倒是認為後世的棋壇競爭那才是真正不夠激烈。原因很簡單,因為後世的棋手“早衰”現象太嚴重。

    因為早衰,讓很多有天賦的棋手剛對圍棋有點理解就馬上退居職業二線了,因為早衰,讓圍棋這樣一個智力遊戲,到後世單純變成一個比拼體力和精力的遊戲。

    當然嘍,比拼體力那也是會流汗,在某種程度也稱得上辛苦,但比拼體力就一定比比拼智力激烈?

    所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李襄屏是從來不相信什麼“進化論”的。

    他認為後世棋手的“早衰”,那還真不是因為什麼競爭更激烈,說的難聽點,只是因為後世的條件更好了,很多棋手功成名就以後,他們不需要堅持棋道的修行,不需要依靠贏棋就能生活的很好了。

    這其實才是早衰的主因!

    從常浩到古大力,乃至韓國的李滄浩,其實都是他們自己內心先放棄的,這才造成他們無法在一線堅持。所謂競爭更加激烈神馬的,只是這些人為自己的早衰找的藉口而已。

    好吧,也許李襄屏的觀點屬於“非主流”,但恰恰就是他這種“非主流”的看法,讓他真的不敢小瞧下一輪比賽的對手加藤先生。

    雖然在日本“六超”當中,加藤先生是唯一非世界冠軍獲得者,貌似最弱的一個。

    雖然加藤先生的巔峰期,貌似還在遙遠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葉,距離現在已經足足有20年。

    雖然加藤先生是圍棋界有名的“綠葉”,因為他職業生涯最有名的幾盤棋,貌似都是充當別人的背景。例如日本第二屆“棋聖戰”決賽第5局,他在3比1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屠條一條百目巨龍,一舉成就了藤澤老神棍的“百目殺棋名局”。

    再比如在第3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擔任主將的他敗在老聶手上,一舉成就了老聶的歷史地位,甚至算是一舉成就了中國圍棋。

    雖然現在的加藤先生已經擔任日本棋院的理事,他把很多精力放在推動日本棋院改革上,甚至他現在的身體也不算好,因為在真實歷史中,他只要再過4年,就因為腦溢血而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