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十三章 弈林逸事

    “肇麟兄?難道定庵兄說的是,你那另一位好基友,揚州鹽商胡鐵頭?”

    “沒錯,正是此人。”

    “你還認為這位四宮米藏的棋才比不上胡鐵頭?”

    “正是,若肇麟兄和此人下分先十番,我定押肇麟兄獲勝無疑。”

    李襄屏嘴角含笑,他不再詢問下去了。四宮米藏是日本古代著名業餘棋手,後來還獲得三段的“免狀”,而他和丈和下的這個讓2子十番棋,最後是丈和5勝4負1和勉強小勝。

    而咱們的胡鐵頭呢,他在中古棋中是被評為“二手”,不過算是比較水的“二手”,他被老施讓2子的時候還好點,還勉強能贏下幾盤,然而面對同時代另一位巨摩範西屏,“胡鐵頭”基本就是一勝難求。

    李襄屏嘴角含笑就是這意思了,他沒想到施大棋聖居然也是個悶騷之人呀。

    丈和讓2子和四宮米藏旗鼓相當,他自己讓2子輕鬆吊打胡鐵頭,可他現在又說,這個四宮米藏肯定不是胡鐵頭的對手.......這說明什麼?他的言下之意當然就是說人家日本“後聖”丈和不是他施大棋聖的對手。

    因此說到這裡,李襄屏當然不好意思繼續追問下去。

    不過讓李襄屏沒想到的是,他不準備繼續問下去,老施卻主動找他說話:

    “襄屏小友,我觀此東瀛“後聖”雖然棋力不俗,卻也未必能強過定庵,可那東瀛棋界為何要編織什麼“70餘手知終局”的謊言?”

    李襄屏笑道:“定庵兄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這是因為他們當年的“御棋城”制度。”

    ““御棋城”制度?”

    “沒錯,正是由於“御棋城”,我甚至認為,如今那東瀛棋手習慣鋪地板,行棋大多和風細雨,和這“御棋城”制度倒是有很大幹系......”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襄屏自然就是跟老施科普一下什麼叫“御棋城”了。這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大多數棋迷都知道,這無非就是日本古代的“官辦比賽”而已。

    當時日本棋壇有“本因坊”,“井上”,“安井”和“林”四大家,類似於圍棋界的四大門派,為了安撫這四大門派,於是當時的日本政府就搞了個比賽,這個比賽就叫“御棋城”比賽,讓這四大門派通過這個比賽來爭奪日本的“棋所”。

    後世有很多人認為,這個“御棋城”對日本圍棋的發展至關重要,正是因為日本很早就有了這個官辦比賽,這才促進了日本圍棋的正規化和專業化,讓日本圍棋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不過李襄屏倒是認為,這個評價可能有點過於誇大,正規化和專業化這個要承認,但一個官辦比賽就能促進水平極大提高,這也是實在太看得起“官辦”這兩個字的威力了。

    李襄屏甚至認為,這個“御棋城”倒是很可能阻礙的日本圍棋的健康發展,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日本流”之所以有那麼大的侷限性,有很多毛病都是在“御棋城”時代就養成。

    要怎麼說呢?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正如咱們國家的武術,自從有了官辦比賽後,那麼“武術”就變成“舞術”了,而日本的“御棋城”,其實也有同樣的毛病。

    這個真不是李襄屏瞎掰,要知道當年日本的“御棋城”比賽,其實有相當多假棋的。尤其是每年“御棋城”比賽開賽的第一局,因為這一局有“領導”出席,帶有很濃重表演賽性質,而根據當時日本人的觀念,如果第一盤能下成和棋的話,那就是最理想的結果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年“御棋城”每年第一局比賽幾乎都是假棋,這在日本圍棋界根本就是公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