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七六二章 無中生有的好棋

    “打住打住定庵兄,你少給我說這些沒營養的。”

    外掛既然沒有什麼建設性意見,李襄屏當然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耐著性子和對手慢慢周旋。

    好在比賽比到這個份上,李襄屏的心態還是挺好--------

    今天這盤比賽他當然很想拿下,但既然已經大比分領先那麼多,他爭勝的慾望肯定就沒有以往那麼強烈,更不存在想贏怕輸的情況,所以在思考10多分鐘沒想到打開局面的辦法後,李襄屏倒也不著急,棋該怎麼下就怎麼下,看看後面能不能出現一點機會。

    可能正是這種良好的心態幫助了他,又過了小半個小時,當比賽進行到接近90手的時候,還真被李襄屏找到一個打開局面的辦法。

    “唉,定庵兄,你卻是好沒找到辦法嗎?”

    “沒有,……哈!聽襄屏小友如此語氣,你應是有辦法嘍,襄屏小友準備下在何處?讓我領教你的高招。”

    “高招倒談不上,等會,容我再盤算盤算。”

    在那裡繼續盤算了大概10分鐘,下午3點左右,李襄屏落下本局第90手,這是一步形狀極難看的“空彎三角”。

    嗯,如果從外在棋形上看,李襄屏的這手棋,倒是和真實歷史中一步有名的妙手很像,那就是當年“丈和三妙手”的最後一手,那步一舉擊潰對手的“空彎三角”。

    只不過要說句實話,丈和當年的那手棋真談不上是什麼妙手,“丈和三妙手”號稱古今無類,前兩步確實算是妙手,至於那最後一步“空彎三角”,業餘高段級別的實戰下法而已,在那之前,對手就已經明顯槍法漸亂了,露出了一個很明顯的破綻,而丈和的那步“空彎三角”,其實也就是抓住了那個明顯的破綻而已。

    所以“丈和三妙手”的最後一步,那其實就是湊數的呀,李襄屏認為技術含量真不算高。

    至少沒有自己今天這步“空彎三角”的技術含量高。

    因為當年的那盤棋,對手已經露出一個很明顯的破綻了,日本的丈和前輩只是抓住了那個破綻而已,而今天的這盤棋呢,客觀說孔二之前一直下得很好,最起碼他並沒露出什麼明顯的破綻(這其實也是控制流的又一個特點,想運用控制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有太多破綻,否則一旦給了對手可乘之機,“控制”也就無從談起。)

    但李襄屏今天的這步“空彎三角”一出,黑棋的棋形隱隱出現出一絲破綻了。

    不,不是一絲,有了這手棋之後,雖然白棋自己的棋形也極其難看,也存在一定破綻,但定睛一看,黑棋竟然有好幾塊棋頓顯不安。

    一個是抓住現成的破綻,一個是憑空在棋盤上製造出破綻,那沒啥好說,當然是後者的技術含量更高一點。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李襄屏下出這手棋之後,他自己是非常滿意的,雖然根據他自己的算路,這手棋並不算什麼“決定性的一擊”,假如對手處置妥當,誰贏誰輸還不好說。

    但局面已經開始趨向複雜。

    孔二想要安全運轉已經沒有可能。

    他想要妥善處理當前局面,非要拿出點特殊手段才行,最最起碼,用之前的“控制流”思路已經沒有可能。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李襄屏的這手棋,也算是打開局面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