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七四五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只不過他的這步“分投”明顯像是投得不是位置,好像是投偏了一路。

    要對今天的局面有個最形象的印象,可以拿中古棋中著名的“九三分投”來做個比較。

    喜歡中古棋的棋迷都知道,“九三分投”簡直就是後期中古棋的標配,也是李襄屏的外掛老施最喜歡和最推崇的下法。

    他有一句名言:使敵之無大塊及拆三之地,佈局最醇,而中古棋的“九三分投”,其實就是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之上,因為在有“座子”的基礎上,這手棋一出,不僅自己兩邊都可以“拆二”,起到了打散局面的作用,並且也不讓對手有“拆三”餘地。

    而常九段今天這手棋不是這樣,他是直接分投在“八三”位置或者說“十三”位置,明顯像是偏離了一路。

    在這之前,李襄屏很少見到有棋手這樣下,可是在今天,當他看到常浩祭出這樣一步看似怪異的新手------他並不認為對手是一時心血來潮,尤其當他結合當前的形勢,預判一下之後的下法,他很快意識到這可能是一步好棋。

    這一手棋,體現了常九段在學習狗招之後對圍棋新的理解。

    這一手棋,也同樣體現了常九段深厚的佈局功力。

    要理解他這手棋到底好在哪裡,那還是來看看接下來的實戰進程,只要看到他的後續下法,很快就能理解那手棋的妙味。

    首先一點,面對這樣的一手棋,李襄屏是不適合脫先的,因為像這樣的分投不算“見合”,不是兩邊價值都差不多的“拆二”而是一邊可以“拆三”一邊只能“拆一”。

    那麼面對這樣的棋,基本上都不好脫先,假如兩邊價值差不多,這樣李襄屏的選擇還從容一點,他可以根據之後的局面,決定自己逼在哪邊。

    可現在兩邊的價值明顯不相等,那李襄屏就沒有選擇了,他只能先挑寬的哪邊逼住。

    事實上在接下來,李襄屏確實也是這樣下的,是沒花什麼時間就這樣下的,並且是明知道對手這步棋很有想法,他現在也只能這樣下。

    黑21是落子“八三”,白22則直接下在“十,三”位置,從寬的一面把這枚棋子逼住,這幾乎是當前局面的僅此一手。

    見到李襄屏這樣下,這顯然是在常九段的預料當中,於是他的黑23落子很快:“十,二”的位置,他現在二路“託”了一手。

    這步棋有點像騰挪的手筋,其實更有一點“試應手”的意味。

    而面對他的這手棋,李襄屏其實也沒太多的選擇,首先他不能“退”,這種下法太過鬆緩,甚至還有示弱的嫌疑。

    其次在當前局面也不適合“內板”-------

    要知道在常浩分投的這條邊上,由於兩個角都是白子,因此在開局階段,這一帶算是白棋的勢力範圍,而這種“內扳”的下法,很容易被對手借用,被人家輕鬆棄掉一枚棋子整形,從而達到騰挪的目的,因此在當前的場合,“內板”的下法不能考慮。

    既然不能“退”更不能下俗手“頂”,還不能下“內扳”,這樣李襄屏其實就只剩下“外扳”這一種下法了。

    而在實戰中,李襄屏確實也是這樣下的,他的白24同樣沒花時間,幾乎是一秒鐘之內就出手。

    這當然同樣是在常浩意料當中,重點是他的下一手,他這個時候沒有選擇侷促的“拆一”,而是下了一步“二路大飛”在棋盤“四,二”位置漏了一手。

    面對他這手棋,李襄屏還是稍微考慮了幾分鐘.

    這時他還是延續之前的思路,考慮到在這一帶,原本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他選擇了最正義的下法:“回尖三三”。

    他這手棋的用意,其實就是靜觀其變,因為在圍棋比賽當中,在自己勢力範圍內作戰時候,有一個很重要原則,那就是不能留給對手太多借用的機會。

    而李襄屏這步“回尖三三”,恰恰就是符合這個原則。

    在接下來,常浩穩穩的“退”了一手,在白棋的勢力範圍內搭七一個小堡壘。

    面對他這手棋,李襄屏依然不好脫先,否則被人家一斷,自己的棋形馬上開裂,原本的勢力範圍也立馬化為烏有,於是他老老實實的下了一步“倒虎”,把自己棋形上的破綻補上。

    這四個回合之後,由常九段那步怪異分投引發的局部衝拆就暫時告一段落了,站在黑棋的角度,通過之前4四個回合,黑棋先手在對方勢力範圍搭起一個小堡壘,並且這是個活形,基本不存在死活問題,所以基本可以滿意。

    而站在李襄屏白棋的角度,這樣雖然落了一個後手,但考慮到對方剛才的4手棋,倒是有3手棋都是下在棋盤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