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六二二章 內行和外行

    等華領隊把話說完,眾人的目光很自然就準了屋子裡其他倆位。李襄屏看得出來,趙家棟貌似對那個半截快入土的王老頭還挺尊重:

    “王老,要不您先聊聊?”

    而那個什麼王顧問還真的一點都不客氣,並且一開口就語出驚人:

    “呵呵小趙啊,你這個劇本我看過,好劇本啊!要不是劇本好,我也不會答應來當這個顧問,不過我實話實說,要想把這個劇本故事完整拍出來,並且要拍得好看,派出味道,那你找的這幾個演員都不合適,不,別說那幾個當紅明星,這幾天我想遍國內演員,還真沒想到有一個合適的。”

    聽到王老頭這樣說,李襄屏當時就側目,心說這人誰呀?口氣這麼大,還想遍國內演員?就你這小身板,你有資格想遍中國演員嗎。

    李襄屏不以為然,趙家棟卻愈發恭敬:

    “王老您說,您覺得劇本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老頭笑道:“不是劇本有問題,我剛才說了,這真是一個好劇本,在看過這個劇本之後,現在連我都很想看到這部劇,只不過呢,這個劇本對演員的要求實在太高,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在我看來,想演好範施這兩個角色,那非得演技超強的老戲骨不可,這其中尤其是施襄夏,由於他是第一主角,整部劇都是他的視角,因此想演好他,那非得貢獻出影帝級表演才行。”

    李襄屏聽了不明所以,沒想到他老頭突然對他一笑:

    “呵呵襄屏,我聽說這部劇首先是你提出的構想,所以在整部劇當中,有非常多比賽場景是吧?並且我看了整個劇本,這些比賽的場景都非常重要,說是整個劇本的骨架都不為過,是這樣嗎?”

    “是的,王老我是這樣想,既然是圍棋題材,那當然要以圍棋為主,有圍棋自然要有比賽,之所以設計那麼多比賽場景,我的本意其實就想告訴大家:圍棋,其實可以不用依附其他東西,光是講好圍棋故事本身,應該就可以足夠精彩。”

    “沒錯,”老頭微笑點頭:“看過劇本之後,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事實上整個故事也的確精彩,不過你想過沒有,既然這些比賽場景是如此重要,它們是整個劇本的骨架,整部劇的劇情全部都靠這些比賽推動,那怎麼才能把這些比賽場景拍得傳神呢?拍得好看呢?,最起碼最起碼,能拍得讓觀眾能看得懂呢?”

    “這......”

    老頭的一連串反問直接把李襄屏給問住,因為對於這些問題,他這個外行一個都答不上來。

    不過他雖然答不上來,卻也隱隱理解老頭為什麼說這部劇對演員的要求很高。

    在他自己設計的整個劇本框架當中,當然有大量比賽場景,例如,光是範施二人的十番棋就有兩次,並且在整部劇裡,這兩次比賽的涵義又是不同。

    “當湖十局”自然是最後的高潮,而之前的那次範施十番,卻要反映老施的成長延遲,成長的焦慮以及範施二人的兄弟情義。

    在比如施襄夏vs程蘭如的“九龍共舞”名局,在這部劇中,也賦予這盤比賽新的涵義:一,依然還是兄弟情義,這是施襄夏為師兄報仇之局,二,通過這盤棋,表面劇中的施襄夏已經真正成長起來,也正是因為他擊敗了當時的武林盟主程蘭如,這才讓“當湖十局”成為可能。

    不誇張的說,這樣一些比賽場景,基本都是這部劇的重頭戲,正如王老頭剛才所說,因為整部劇的劇情,其實都是靠這些比賽場景在推動。

    正因為這些都是重頭戲,那麼就連李襄屏這個外行都知道,這些比賽場景非常重要,來不得半點敷衍,這些戲的成敗,可以直接決定整部劇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