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六零八章 李襄屏想要的‘大國手’

    “哈哈不錯不錯,這個橋段設計得不錯,既然說到過周,咱們甚至還可以把細節豐富一下,過周時候不是要“抓周”嗎,咱們就安排範西屏去抓周,然後讓他一把抓住圍棋。”

    “哈哈哈哈......”

    這回是兩人同時大笑。

    “哎呀襄屏,我看你想象中的這個畫面很有象徵意義啊,那你構想的這部劇,是不是就想把爭奪武林盟主作為主線?”

    “那是當然,”李襄屏理所當然的說道:“圍棋怎麼說也是需要分出勝負的遊戲,因此演繹一段弈林爭霸,演繹當時各路高手爭奪棋壇盟主,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李襄屏頓了頓繼續說道:“並且趙叔我跟你說,當時的棋壇爭霸相當有意思啊,既精彩又激烈,並且還有一絲溫情,完全有別於同時期的日本棋壇。”

    “溫情?何解?”

    李襄屏笑道:“趙叔,這部劇的最後高潮,那肯定就是範施二人的“當湖十局”,“當湖十局”其實是下了十三盤,這個趙叔肯定知道,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湖的結果其實是施襄夏贏了,他以7比6擊敗範西屏。”

    “真的?”

    李襄屏心說這還能有假嗎,就“當湖”的結果,前世就有人通過綜合史料合理推斷出來,並且這個結果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承認,而到了今世,李襄屏又親自詢問過自己外掛,外掛也親自承認的確是他多贏一局。

    “趙叔,這個結果您就別去質疑了,並且我告訴你,範施下“當湖”時範31歲,施30歲,而他們在10年之前,也就是他們剛剛二十一二的時候,他們倆也曾經下過一次真正的十番棋,兩人的第一次十番棋,雙方卻是五比五戰成平手。”

    “哦?”

    李襄屏點點頭:“兩人的比分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兩人20歲的時候,施襄夏其實明顯不是對手,人家範西屏十六歲就“一釘成國手”,當時的施襄夏還差得很遠,現在一個有趣的問題就來了:範在20歲時候能贏不贏,等到了30歲的時候,明明是施襄夏贏了,他卻對外保密結果,沒有去宣揚自己戰勝範西屏的消息,趙叔,那您認為這兩次比賽代表著什麼?能提煉出什麼關鍵詞?”

    “呵呵,襄屏你自己認為呢。”

    “友情,灑脫,謙虛。”

    李襄屏嘆口氣道:“通過這兩次比賽,我首先就能提煉出這3個關鍵詞,“友情”不用多說,範施二人師出同門,本來就是真正的師兄弟,打小就感情深厚,他倆的關係,倒是和我和道愷的關係有點像。”

    李襄屏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灑脫,我指的是範西屏的灑脫,範西屏確實非同一般,為人灑脫之極,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已經灑脫到超越一般勝負了,也就他這種“棋仙”一般的人物,這才會對施襄夏能贏不贏,用這種方式幫師弟揚名。而謙虛,那當然就是指施襄夏的謙虛,他一生對範西屏敬重有加,並一直甘居人後,這才會做出對比賽結果保密的事情。”

    等李襄屏把這段話說完,趙家棟當時就眼睛放光:

    “喲,如果這部劇把這些都拍出來的話,那整個立意就高多了。”

    李襄屏一笑:“怎麼樣趙叔,這樣的故事是不是很溫情?絕對是滿滿正能量嘛,當然嘍,拍圍棋劇也不能只有溫情,畢竟競爭才是圍棋的主題,並且是越激烈的競爭才可能越好看,我之前想了想,既然範施二人不負責激烈競爭,那負責這一部分的就必須找其他人了。”

    “那你準備找誰?”

    李襄屏微微一笑:“程蘭如,和範施同列中古棋九大國手,並在當時和範施並稱“清四家”的那個程蘭如。”

    “程蘭如?就是那個圍棋象棋雙料國手的程蘭如?為什麼找他?”

    “因為只有他最合適呀,”李襄屏跟趙家棟解釋道:

    “咱們剛才說了,整部劇就是以爭奪武林盟主為主線,而在真實歷史中,由於範施的年紀比徐星友小很多,因此把徐星友正式拉下馬的並不是他們兩個,而是程蘭如,他大概在範施十四萬歲的時候,從老家到京師對徐星友發起挑戰,並戰而勝之,從而正式成為新一代棋壇霸主。”

    “哦?”

    “是的,”李襄屏繼續笑著說道:

    “只不過這位雙料國手什麼都好,卻有一個小缺點,這人比較愛惜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