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六零六章 老施當主角的三個理由

    一時衝動答應趙家棟弄出個圍棋劇本,李襄屏卻也沒有馬上動手他現在依然還是職業棋手,下棋打比賽才是他的主業。

    和趙家棟夫婦告辭之後的第二天,他馬上又要去外地了,這是一輪圍甲客場比賽,李襄屏他們隊伍對陣常浩領銜的申城隊。

    所有人都沒想到,李襄屏本輪並沒有坐鎮主將臺,他甚至沒有去下快棋臺,而是跑到一個普通臺-

    這也是整支隊伍厚度增強的表現,今年隨著“柁老”的加盟,並且他在之前的比賽中打得相當不錯,再加上週小羊同學的表現依然出色,這讓整支隊伍在排兵佈陣方面靈活了很多。

    還是那句話,圍甲比賽從來不是李襄屏的重點,因此本著磨礪隊友的原則,李襄屏把更好的比賽機會讓給隊友。

    只不過他畢竟是李襄屏,一舉一動吸引整個職業棋壇注意,在本輪比賽中,李襄屏對陣“中華英雄”胡耀宇七段,這盤棋的結果是李襄屏贏了。

    李襄屏贏棋當然不算新聞,然而他這盤比賽的贏棋方式卻再次引起部分職業棋手注意他再次採用一種接近純防守的下法,和前不久“富士通杯”決賽,他贏古大力的那盤棋的贏棋方法非常相似。

    這盤棋還沒什麼,等到一週之後,他再次用相似的下法擊敗餘斌九段,那情況的不一樣了正好應了那句話:所謂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連續三盤連續用同一種方法,因此一時間,“李襄屏的棋風是不是在發生某種轉變?”竟然成為職業棋壇在整個8月份的一個熱點。

    讓李襄屏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很多人為他這種轉變叫好,並且這種叫好聲,竟然是國內各大圍棋論壇的主流。

    看著網絡上林林總總表揚自己的聲音,直接讓李襄屏一臉懵逼,他心說我這樣子下,那真的是準備根治一下讓子棋下多之後的後遺症啊,讓子棋基本是純進攻,所以我練這種純防守看看能不能中和一些。

    我這才剛開始呢,自己都還沒感受到很明顯的效果呢,這就能引來這麼多的表揚?

    “呵呵,這有何難理解,此事極為正常也。”

    “嗯?定庵兄何出此言。”

    “襄屏小友你需知道,如此純防守下法,正暗合“後發制人”之思想,而此等後發制人之思想,歷來對國人胃口,歷朝歷代都備受推崇也。”

    李襄屏恍然大悟:“哈哈不錯不錯.......”

    老施這話當然沒有說錯,“後發制人”的思想真的很符合咱們東方人的胃口。

    雖然咱們老祖宗曾經說過“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這種話,但必須要承認,假如真有人能做到“後發制人”,那看上去總像是更有“境界”的樣子,逼格要比“先發制人”高多了。

    圍棋主要是在東亞地區玩,而圍棋這種東西非常能體現東方思想,因此長時間一來,甚至從圍棋誕生哪一日開始算起,“後發制人”就是圍棋中最受推崇的下法之一。

    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這種情況:當年李世石對陣一代狗,“阿法狗”下出來的第一個狗招,也就是那步“託退定式”中的“俗稱”,那步棋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

    大家當然都知道,在狗狗下出那手棋之前,人類棋手是重來不那樣下的。李襄屏現在反過來想挺有意思:

    人類棋手之前為什麼不那樣下?甚至那手棋為什麼被人類稱為“俗手”?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後發制人”的思想在起主導作用。

    有了那步“俗刺”之後,能讓自己的棋形更加富有彈性,直接起到加固自己的作用,這個過去的人類棋手當然都知道,然而在“後發制人”思想的主導下,過去的人類棋手是這樣想:

    我賣掉局部所有變化就是為了搶一個先手,這種做法值得嗎?

    過去的人類認為不值得,所有就沒有人這樣下。

    同樣是認為不值得,所有才會說那步棋是“俗手”。-

    從這個例子就能夠看出,“後發制人”的思想是多麼的主流,多麼受到咱們東方人的推崇,這種思想簡直無處不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圍棋中很多的下法。

    現在好了,李襄屏最近好像終於“迴歸主流”,他竟然也開始下這種以“後發制人”為主的棋,這受到表揚是應該的,“好評如潮”也是正常的,李襄屏甚至還看到有棋迷如此留言:看到絕藝發生如此轉變我深感欣慰,他好像終於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