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六零三章 探尋狗狗邊界

    李襄屏笑道:“哈哈定庵兄,你今日卻是想多了,我剛才沒說謊,我今日之所以用此招,九成原因就是當時的心血來潮,而剩下的那一層,如果你說算“深意”的話好像也算,我只是想嘗試探索一下狗狗的邊界而已。”

    “狗狗的邊界?”

    “是的,定庵兄,”李襄屏對自己外掛解釋道:

    “你我二人現在當然都知道,狗狗是重來不用此招的,然而在這之前,咱們只是跟在狗狗後面亦步亦涉,因為狗狗不用,所以我們才不用,我們最多隻是運用咱們人類的圍棋理論,為狗狗不用此招找到一個理論解釋而已,然而你要知道,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

    “不錯不錯,襄屏小友此想法極好,弈道一途,實戰確實是棋理永遠無法代替,定庵懂你的意思了,你今日就是想用此局,探尋一下那機器為何不用此招的邊界?”

    “呵呵一成一成,如果高大上的深意真的是隻有一成,更多還真就是當時的心血來潮而已,好了定庵兄不和你說了,時辰已到,咱們現在回對局室去。”

    下午1點差2分,李襄屏重新回到了對局室,由於這樣的“分投”他之前基本沒下過,因此趁這最後的2分鐘,李襄屏簡單梳理一下接下來的比賽思路。

    要梳理思路,那當然還是隻能從棋理出發,而具體到今天這盤棋,李襄屏很自然就去想起狗狗為什麼不用此招。

    而對於這個問題,李襄屏很早就有考慮過,他和老施一致認為:狗狗之所以不下“見和”,那是因為這種“見和”的下法,很容易喪失主動權。

    圍棋中的“見合”,其實用很簡單一句話就能高度概括:我在棋盤上選擇一步棋,這步棋的特點,就是能在棋盤上留下兩個好點,這樣無論對手搶那個好點,必定給自己留下一個好點。

    兩個好點必得其一,這就是“見合”的精髓。

    也正是因為這個“必得其一”的好處,讓“見合”的思想在過去的人類圍棋當中大行其道,從中古棋到日古棋,再從日古棋到現代圍棋,這種思想深入人心,在圍棋界大行其道。

    但狗狗為什麼基本不下“見合”呢?這就促使李襄屏必須深思這個問題了,後來他找到一個解釋:他認為雖然是“兩者必得其一”,然而你在“得”的時候,這個順序卻是有先有後。

    也就說只要你下了“見合”的棋,那麼接下來的選擇主動權,你其實是交到對手手裡了,永遠都是讓人家挑選來“先得”先得那個。

    這種喪失主動權的下法,重來不為狗狗所喜。

    尤其是在後世的網絡對弈中,李襄屏見過太多人類棋手和狗狗交手,當人類祭出“見合”以為總能‘兩個好點必得其一’的時候,可沒想到狗狗們三下兩下,它們總能在棋盤上營造出某些形勢,讓原本看上去完全等價的好點變得不等價。

    假如兩個好點並不等價,那喪失主動權就很要命了,人家只要搶走那步價值更大的棋,你當時就要吃虧。

    這應該就是狗狗不下“見合”的原因!

    而李襄屏既然理解了這其中的棋理,他之所以今天還要下“見合”,那是他認為這樣的棋理也可以反過來用:

    既然破掉“見合”的關鍵,就在於營造形勢把兩個好點變得不等價,那麼在接下來的實戰當中,自己就重點預防這個。

    只要古大力想營造這種形勢,那麼自己就努力破壞這種形式,一旦他完不成這個任務,那“見合”就依然能算是好棋。

    以上就是李襄屏下這盤棋的基本思路。

    他能夠防得住嗎?李襄屏自己心裡完全沒底,畢竟像這樣的下法,主動權完全不在李襄屏一方,而這種純防守的下法,從來就不是李襄屏的風格-

    前世作為衝段失敗少年都不是這種風格,現在研習了這麼長時間的狗招,那就更不是這種風格。

    但自己就一定防不住嗎?李襄屏認為也不見得。

    畢竟像“見合”這樣的下法,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真正的壞棋和臭棋,怎麼說呢,有點類似於人類常說的“趣向”,能不能把“趣向”變成壞棋不在於這步棋本身,而在於對手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達到相當造詣才能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