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八六章 中古棋興衰史

    這件事一度讓李大土豪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在當年的時候,他已經和國內很多職業棋手交過手了,就算當時國內最頂尖的職業棋手,最多隻是讓他3到4個而已,並且只要是擺4個,李大土豪基本勝多負少。

    李大土豪當時還很有覺悟,經過張老前輩的教訓後,他一度還以為自己的水平不行,以前接受職業棋手指導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在跟自己客氣,可能都是在讓著自己。

    後來他發現不是。

    畢竟和職業棋手交往多了以後,別人是用什麼態度和自己下棋,業3以上水平都能在棋盤上感受出來的。

    並且李大土豪後來通過觀察,他觀察張老前輩和其他人交手,他發現老先生的讓子棋功夫確實不一般-------

    碰到和他同級別的棋手,例如像京城業餘孫天王這樣的,那張老先生基本已經不是對手。

    但只要是水平比他稍差,哪怕看上去只差一點點,(例如像李大土豪本人這樣的,他當年經常和京城最頂尖業餘高手交往,然而就算是下彩棋,孫天王他們也讓不了他2子),可他這種水平的棋手到了張老先生面前,幾乎所有人都要被讓到2子以上。

    對於這種現象,李大土豪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等他把這事告訴李襄屏之後,李襄屏一開始也不理解。

    只是等到李襄屏後來穿越,等到中古棋施大棋聖成為他的外掛,尤其等到他對中古棋的興衰史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他漸漸有點明白了:

    中古棋最後那撥老前輩們,他們的讓子棋功夫之所以厲害,那完全就是因為舊社會的環境使然,或者乾脆就說,他們其實就是為生活所迫。

    以另外一位中古棋棋手劉雲峰為例。

    這位老先生算是是中古棋最後一位國手周小松之後,比較知名的棋手了,他培養了汪雲峰等人,因此算是中古棋最後的承前啟後者。

    只可惜這位承前啟後者的水平實在一般,不僅沒達到中古棋的“國手”或者“名手”水平,甚至連“二手”都很勉強,當年周小松晚年為了養神“普昇天下一子”,劉雲峰就被周小松讓過3子,並且還互有勝負。

    劉雲峰先生這樣的,那已經是晚清中古棋棋手的佼佼者了。

    並且根據一些史料記載,當時的人認為劉雲峰先生極聰明,他不僅圍棋下得好,學其他東西也很快,無論是吹拉彈唱,作對唱和,甚至是鬥雞遛狗,他幾乎是樣樣精通。

    大家見到這樣的描述,這是不是在描寫一個幫閒?一箇舊社會的那種幫閒?

    沒錯,劉雲峰先生的確就是一箇舊社會的幫閒。

    而他這種幫閒的身份,幾乎就是那個年代所有棋手的生活寫照。

    因為他們不這樣做,幾乎就沒有辦法在那個年代生存下去。

    而在這種環境中訓練出來的中古棋棋手,大家就應該就可以理解,他們的讓子棋功夫為什麼厲害。

    因為在他們那樣一個環境,如果只訓練對子棋而不訓練讓子棋,這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從生存的角度,讓子棋的技能比對子棋技能重要得-------

    因為對子棋技能都是用來對付同級別棋手的,而在晚清那個環境,如果只下對子棋,那幾乎所有棋手都會餓死。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中古棋走到劉雲峰先生那個年代,所有棋手都必須像他那樣活著,像他那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