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五六章 不算明智的嘗試

    黑棋治孤成功趟破白棋大模樣,那基本就是黑棋贏。

    反之則是白棋贏。

    那麼問題來了,在一盤職業比賽中,如果把兩位對局者分為“上手”和“下手”,什麼人會更喜歡這種格局呢?

    答案非常簡單,當然是作為“下手”方的更歡迎這種格局,因為在這種極端格局之下,有太多的東西根本就不用去考慮,大家都限制在同一個領域進行比拼,這樣就無形中消掉雙方其他一些差距。

    再具體到今天這盤棋,李襄屏和現在的趙治勳先生相比,那誰是“上手”誰是“下手”呢?

    李襄屏不用虛偽的謙虛,他認為現在當然自己才算“上手”,別說趙治勳先生現在已經年近5旬,哪怕就是他十幾年前的巔峰期,由於自己已經掌握一些更先進的狗招,自己應該都算上手。

    可是在今天,自己竟然採用一個對“下手”更有利的下法,這不就顯得有點不夠明智了嗎?

    只不過世界上又沒有後悔藥,既然已經形成這種格局,那也不可能退回去了,李襄屏現在只能想著如何把這盤棋贏下來。

    “唉,最好還是希望別用上雙劍合璧吧”

    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李襄屏拋開其他雜念,開始在棋盤上和對手展開周旋。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當李襄屏看到對手最新一手棋,他的眉頭皺得更緊-------

    這是全局的第69手,說句實話,這手棋依然在李襄屏的算路當中,只不過是他最不願見到的一個下法。

    這是一步類似“深水炸彈”一般的下法,這步棋一出,本來就已經很極端的格局變得更加極端。

    極端到屠龍定勝負,李襄屏好像必須殺死這枚深水炸彈一般的棋子,才足以和對手爭勝負。

    趙治勳先生落下這手棋之後,李襄屏下意識伸手扶了扶這枚棋子,自己能殺死這枚棋子嗎?由於還沒來得及細算,李襄屏暫時還不清楚,只不過憑他的直感,他是認為殺不了的-------

    而他的直感來源很簡單,既然自己也想過對手會怎麼下嘛,他還是覺得殺棋可能有很大難度。

    然而再難好像也必須試一試,因為這枚棋子一旦被對手逃脫,那白棋的大模樣就被趟得差不多了,怎麼看都是實地不足的樣子,因此李襄屏必須試一試。

    完成幾步必然的交換之後,李襄屏開始深入思考殺死這枚棋子的可能性。

    然而非常遺憾,或者說有點搞笑,在接下來的思考當中,李襄屏屠龍的下法沒找到,反倒是幫對手找到一個治孤的下法-------

    這是那種兩難的局面,白棋屠龍難,黑棋想成功治孤同樣有點難,比如李襄屏剛發現的那個治孤手段,這同樣是一步非常隱蔽非常難以發現的手段,只可惜對於李襄屏來說,只要有這個手段存在,那麼自己設計的屠龍路線就不成立。

    李襄屏開始重新思考,想找到另外一條屠龍路線,只可惜將近半個小時過去了,他並沒能找到完全能夠成立的屠龍方式。

    時間漸漸來到下午3點,眼見所有的道路好像都走不通,李襄屏終於沒轍了,他苦笑著向自己外掛求援:

    “定庵兄,你說現在我該怎麼辦?”

    “抱歉襄屏小友,此局面我亦沒找到良策,要不你就下某處某處試試”

    聽了老施的建議後,李襄屏當時就苦笑。

    嗯,假如真沒有其他辦法的話,那老施推薦的下法還真算是良策:

    第一:假如按這種下法進行,屠龍肯定是不成立的,只不過按這路變化演變下去,那麼幾十手棋之後,白棋的局面好像還能維持。

    換種說法說,老施推薦的這種下法,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被人家治孤成功固然會導致局面落後,不過後面好像還有周旋的機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李襄屏自己剛才發現的那個隱蔽治孤手段,其實也就是包含在這一路變化中。

    他剛才說的“屠龍肯定不成立”,是建立在趙治勳先生能完全下對的基礎之上,但萬一他要沒發現那步隱蔽治孤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