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九五二章 探尋狗狗的邊界

    嗯,那盤棋並非出自谷歌公佈的400局測試棋譜,而是在真實歷史中,某一屆的世界圍棋ai大賽,由國產狗狗“星陣”,對陣一條歐洲洋狗的對局。

    那盤棋的全部具體內容,李襄屏其實已經記不清了,他只記得那盤棋的最後結果是“星陣”贏了,並且在那盤棋當中同樣是出現了“羋氏飛刀”。

    而那盤棋之所以能讓李襄屏至今還有印象,那主要是“星陣”對這把“羋氏飛刀”的運用非常獨特,展現了一種完全迥異於人類的思維。

    記得李襄屏在前世上網觀看那盤比賽的時候,不到60手棋,以李襄屏當時業餘6段的水平,他認為土狗“星陣”的局面已經大差-------

    那盤棋同樣是“星陣”開局不久後就“點三三”,然後它的對手用“羋氏飛刀”對付它。

    然而不到60手的時候,“星陣”點三三的那些棋子竟然全部被對手吃住,並且不存在打劫,是標準的淨死。

    那麼大一個肥角,那怎麼也得是30目往上走了,因此60多手棋就死那麼一大塊,李襄屏想當然的認為那盤棋應該沒救了,於是在當時,李襄屏也就不再觀看那盤比賽,轉而去看“絕藝”等國產ai和外國狗狗的較量。

    可是半個多小時後,等他回過頭看那盤棋,卻發現“星陣”已經中盤獲勝,於是他又好奇的把那盤比賽重新回看一遍。

    嗯,以李襄屏前世的水平,其實就算他重新回看,也並沒有看懂所有的玄機,搞不明白“星陣”到底是怎麼贏的,當時他還以為那條洋狗的程序設計上還存在缺陷,那麼大優勢竟然還能讓“星陣”翻盤。

    但是到了現在就不同!

    現在的李襄屏再回想起那盤棋,卻覺得“星陣”的贏棋可能完全符合棋理。

    要完全解釋清楚那其中蘊含的棋理,那就必須從“羋氏飛刀”這路變化的本身特點說起。就以今天這盤比賽為例:

    “點三三”是由李襄屏主動選擇的,但是能不能下成“羋氏飛刀”,主動權卻不是在他的手上,這要看對手是怎麼選擇。

    對手就算不採用這路變化,另外也還有“十字架定式”等多種下法可以選擇。

    而“羋氏飛刀”的最大特徵甚至沒有之一,就是一旦選擇了這個變化,那就是自身的“斷點”其實非常多,眼見的斷點就有三個,會給人一種“下得非常撐”的感覺。

    嗯,雖然經過無數實踐證明,那三個斷點還是能被白棋撐住,但是無論如何,一塊棋如果“斷點”太多,在肯定不是什麼好的棋形。

    而關於這一點,不僅人類圍棋不會例外,狗狗圍棋同樣不會例外。

    理解了這一點之後,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如今天,這個“羋氏飛刀”是三代狗主動選擇的,那麼站在狗狗的角度思考問題,它拼著自己看上去搖搖欲墜的棋形都不顧,都非要選擇這樣一路變化。

    它圖的是什麼?

    答桉顯而易見,當白棋選擇了這一路變化之後,整個黑角其實是還沒活的。

    也就說當“羋氏飛刀”的基本型完成,黑棋如果想要徹底活角,這時候還要後手加補一手。

    分析到這裡,答桉其實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狗狗拼自身存在三個斷點都要選擇這個下法,它圖的就是你馬上去後手活角。

    而你一旦馬上去後手活角,它就會認為選擇這路變化是它得利。

    毫無疑問,圍棋當然是一種“針鋒相對“意味很濃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