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零六章 旁觀者清

    嗯,李襄屏剛才這手,其實有點類似於“道策之靠”,只不過比“道策之靠”還抬高一路。

    “道策之靠”是四路子壓在三線上面,而李襄屏這步呢,是面對人家四路上一枚棋子,他直接在五路上壓了上去。

    看到李襄屏拋出這步“風騷”的下法之後,馬曉飛以及王壘他們連李襄屏本人都顧不得了,他們當時就展開熱火朝天的研究。

    而李襄屏拋出了的這步棋其實並不複雜,大夥只研究了不到10分鐘,馬上就得出比較明確的結論。

    “哎呀!”得出結論後馬曉飛對李襄屏說道:

    “現在看來你這步棋相當有力呀!如果黑棋實戰是這樣下的話,那我估計小李多半要跪了,沒準100手都撐不到,這樣看來孔二實戰逸機?小李那步新手其實根本不成立?”

    李襄屏默默點頭,現在的情況是顯然易見的,小李今天祭出的新手其實根本就不成立,說是一步大臭棋都毫不為過。

    而之所以下到現在,棋盤還呈現一副“黑棋稍優的細棋”,那純屬是孔二傑應錯了而已,他沒有找到最嚴厲的下法,在那個狗招中放了小李一馬。

    而孔二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在李襄屏看來原因很簡單:他就是還沒有完成真正的“破而後立”啊,目前還處於“破”的階段,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拿今天這盤棋來舉例:李襄屏能夠看得出來,孔二傑對那個狗招還是很有研究的,只可惜他研究不深,對那個狗招並沒有完全理解透徹。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麼對於孔二傑這種類型的棋手來說,他們在比賽中,就很容易出現前後思路不連貫的情況了。

    前面運用一點狗招思想,可是下著下著,他們又會不知不覺走回原先的老路上面。

    今天他之所以沒有發現那步“上靠”,這其實就是個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例子:

    有一定棋力的棋友當然都知道,在圍棋中,有一種“騰挪用靠”的說法。

    換一種解釋就是說:就在過去的人類圍棋理論當中,認為像這一類“上靠”的下法,甚至各種“靠”的下法通常只適合於騰挪的場合。

    你需要治孤,需要逃跑,需要輾轉騰挪,這才會去考慮這一類“靠”的下法。

    可是今天這個狗招的發展卻並非這樣,下到前22手的時候,孔二傑還是處於進攻的一方啊,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沒去考慮很像防守手段的“上靠”。

    甚至進一步想,李世石之前之所以那樣下,他把一步大臭棋當成新手,那應該是因為同樣的思維慣性,讓他同樣忽略了這步“上靠”的嚴厲性。

    不然區區20幾步棋的算路,對於小李這個級別的職業棋手來說,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在話下。

    在技術問題已經完全搞清楚以後,張大記者突然說道:

    “嘖嘖嘖我說襄屏你這傢伙,你腦袋是怎麼長的呀,我真就搞不懂,你怎麼隨隨便便就能發現這種妙手級別的好棋呢”

    在張大記者開了這個頭後,那麼很自然的,其他人紛紛加入吹捧李襄屏的行列當中,這其中甚至連馬曉飛都不例外。

    的確,如果只從視覺衝擊力上來看,那這步“上靠”還真像人類圍棋中的妙手啊。

    並且大家都看到,李襄屏剛來到這裡還沒到幾分鐘,他馬上就指出了那步棋,那麼“5分鐘不到就發現一步妙手的李襄屏”,他好像真值得大家吹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