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零二章 改變超一流的評判標準

    晚上7點半左右,當李襄屏和常浩的手握在一塊,他其實是一臉懵逼。

    李襄屏心說這是怎麼回事?半決賽不是中韓2比2嗎,這怎麼就成一場中國內戰和一場韓國內戰了呢?

    還好李襄屏沒有懵逼多久,等到第二天,他跟隨大部隊一同返回京城,王院長詳細給他解釋發生這種事的前因後果

    “這其實都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呀”

    王院長用這樣一句話作為開場白之後,這才對李襄屏娓娓道來,而聽過王老的解釋,這才讓李襄屏瞭解一點事情的來龍去脈

    首屆“應氏杯”是創辦於1988年,那時候李襄屏只有兩歲,在那個年代創辦這個比賽時候,其實還遇到很多障礙的,而在這其中最大的障礙其實是2個,第一比賽創辦者應老先生是灣灣人,第二當時中韓都還沒有建交呢。

    也正是因為這些障礙的存在,因此當時的圍棋界人士,就想了一個淡化政治因素影響的辦法那就是全體參賽棋手都不以國家的名義參加,分別只代表各種的城市。

    “唉!可即便我們竭力想淡化,可後面還是出現很多波折啊,”

    王院長長嘆一聲,然後他繼續對李襄屏說道“比如襄屏你現在應該知道,在第2屆比賽時候,因為灣灣那邊作妖,我們中國棋手就沒有參加了,等到第3屆第4屆大環境好起來,應老先生又在這期間意外病逝了,因此到了現在,“代表城市參賽”雖然很少有人提及了吧,但其實也一直沒有從規則中剔除,那麼小應先生這次特意強調這條規則,我們當然也就表示理解和支持。”

    聽到王院長這話,李襄屏回想到真實歷史中的這屆比賽,當常浩九段最終奪冠後,小應先生還把他最終奪冠的棋譜燒在應老先生的墓前。

    因此李襄屏雖然紈絝點吧,他對小應先生這次的做法當然也是可以理解。

    “呵呵王院長,那我這次是代表哪個城市參賽呀?”

    沒想這一問還真把王院長給問住了,畢竟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老規則了,現在沒人在意這個,旁邊的華領隊翻了一會報名表,這才告訴李襄屏答案

    “嗯,當初在報名的時候,文東給你填的是代表洪城參賽。”

    “啊?!”

    見到李襄屏表情誇張,王院長華領隊迷惑問道“怎麼了?”

    “呵呵沒啥。”

    李襄屏老家贛源省,他雖然不是洪城人吧,不過洪城畢竟是贛源的省會,那麼張文東九段這樣填,這當然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不過很多外省人都不知道,其實在贛源本省,這個省會其實很不受其他地市人民待見呀,在不受待見省會排名當中,洪城絕對排名全國前3,是那種坐三望一的存在。

    一開始李襄屏還想不通,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可後來慢慢長大,卻也是有了一定了解

    首先是全省的方言差異很大,要說贛源省的面積雖然在全國範圍不算很大吧,但裡面的方言卻是極多,光分大的語系都有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