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 作品

第902章 國債之策

    聽到此,群臣微微騷動,他們還期待京惠商行救急呢,想不到京惠商行竟然也快支持不住了。

    只有知道內情的五個輔臣和戶部傅永淳默默,京惠商行的困境,他們早就知道了。

    輔臣知道,皇帝自然也是知道,這也是崇禎帝沒有和太子提起京惠商行的原因。

    朱慈烺繼續道:“因此,單靠幾個大商人,是不能渡過這次難關的,需要將京師的大小商人,乃至富餘的百姓都發動起來,令他們心甘情願,為國分憂。京畿危機,才有可能解除。”

    聽到此,崇禎帝終於忍不住問:“如何發動?又如何令他們心甘情願?”

    在崇禎帝看來,世界上,最難的四個字,就是心甘情願了,崇禎十二年時,朝廷財政困難,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勳貴和朝臣們募捐,明明知道勳貴們有錢,但卻沒有人願意拿出,連他的老丈人都是虛假應付,最後不得不草草收場,還搭上他剛剛一歲的五皇子……

    想起往事,崇禎帝就心痛。

    “無利不起早,要令人心甘情願,非有利益不可,借錢更是如此,兒臣以為,白白募捐是不可能的,朝廷需要拿出相當的誠意,那就是學習民間借貸之法,向每一個願意借錢給朝廷的百姓和商人,支付利息。”

    嗡。

    殿中群臣都驚訝的議論起來了。

    驚世駭俗。

    他們想不到,太子的辦法居然是向商人百姓借錢、。

    朝廷向民間借錢,本來就已經很是丟臉了,但想不到還要出示票據,給利息。

    “天子向民間借錢,還要付利息,顏面何存?”

    一個白鬚老臣站出來,高聲反對。

    卻是禮部林欲輯。

    “老尚書差矣,向民間借錢,並非沒有,我朝太祖就曾經向沈萬三借錢、成祖靖難時,也曾有商人資助。”

    朱慈烺早有準備,不等林欲輯繼續說,就用一句淡淡地“太祖和成祖”堵住了他的嘴。

    “這……”

    林欲輯無法再說,如果是其他,他還可以反駁,但說到太祖和成祖,他就只能避讓了。

    “太祖成祖時,商人都是心甘情願,此時又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次輔陳演問。

    朱慈烺再轉回來:“當然是令他們看到,朝廷保證還錢的制度和誠意。”目光再望向御座上的崇禎帝,拱手道:“父皇,朝廷向商人借錢,付利息,約定期限歸還,並立下票據為證。就如民間商人,相互借貸一樣,並沒有什麼丟人。天子借錢,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的百姓,為了京畿幾十萬百姓不至於哎哎受餓,聖人云,愛民如子,豈不正是如此?”

    聽到此,原本皺著眉頭,似有抗拒的崇禎帝,點了一下頭,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

    說起來,崇禎十二年,他低聲下氣的向勳貴和朝臣們請求募捐,那臉面早就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那才是本朝本代,他老朱家,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丟臉事情呢。

    不理會群臣的嗡嗡,朱慈烺繼續道:“朝廷向民間借銀子,應叫國債。剛才聽大司農說,戶部空缺在一百萬兩,兒臣以為,朝廷就發行一筆特殊的國債,定額一百萬兩,年息六釐,即借朝廷一百兩銀子,朝廷來年還他一百零六兩,國債票券可分十兩、五十兩、一百兩三種,一年為期,不但商人,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朝廷信譽保證,到期一定兌換,只要朝廷做出保證,兒臣以為,籌集一百萬兩銀子,還是有可能的。有了此筆銀子,朝廷就可以安然渡過年關,到明年年底,再償還此筆國債。有一年的時間做緩衝,戶部就多了許多閃躲騰挪的空間。”

    說完後,深深一鞠。

    “不可,寅吃卯糧,何況還多付了六兩銀子,豈非是便宜了那些奸商?”

    “如果不成,你可有其他辦法?”

    “想來想去,倒也是一個緩解朝廷危機的良策。”

    殿中議論,嗡嗡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