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的皮 作品

第562章 環環相扣

    政府是國家代理組織和官吏的總稱,在階級社會里,它以統治階級的利益為服務目標。不過,幾千年的歷史中已經證明,無論什麼樣的政府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大不列顛政府治理中,同樣會出現各種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官員不肯承擔決策錯誤與政策失敗的責任。



    因為只要認錯承認自己犯了錯誤那就等於承認自己不行,這樣的結構,一般來說肯定意味著下臺。而所做的,唯一選擇就是硬著頭皮堅持下去。



    所以英國官員向來講究“挺經”,這一傳統也助長了政府高官逃避承擔決策和政策失敗的責任的現象。



    但儘管如此,英國部長級大臣因所轄領域的重大事件或事故而辭職或被革職的事例多有發生。



    據一份不完全統計報告,從1970年至1990年,共有三十三名政府高官因此下臺,其中六人因不願承擔集體責任而辭職;八人因婚外情或性醜聞被曝光而辭職,其中一人同時被指控以權謀私——法庭審理時發現他用公款支付情婦出國度假費用,另有八人因與不法商人往來或收取不正當報酬東窗事發而被迫辭職。



    最多,還是政策執行過程中失誤或者嚴重判斷錯誤而遭到秋後算賬的,因此而被迫辭職的足足有十人。



    至於因政策執行中的錯誤而被問責的例子則五花八門。



    1985年,蘇格蘭事務部次官阿蘭·斯圖華在所屬選區用鶴嘴鋤“招呼”反對一項修路工程的示威者,結果不僅丟掉官帽,還被處以兩百英鎊罰款。



    1986年,當時的貿工大臣布瑞坦則因威斯蘭直升機公司收購案中,被一封副檢察長信件外洩而辭職。



    以權謀私或個人品行問題而辭職的例子有很多。



    1984年,兩名副部級官員被發現各自收受一千英鎊作為向議會提出諮詢的報酬,因此丟官下臺。



    呃.......



    沒錯,就是一千元英鎊。



    這很少?



    不。



    要知道,英國雖然一直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但在1984年,人均年gdp也只有八千美元,而如果換算成英鎊,這個數字甚至不到四千。



    動動嘴皮子提一個問題就可以獲得一千英鎊的報酬,何樂而不為呢。



    這幾年,在私有化進程推動下,英國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增長,但再增長,人均gdp也僅僅只是翻倍罷了,距離一萬倍的差距大概從地球到月亮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