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 作品

第491章 蝗災(1)




    蝗蟲們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有能力統一行動,進入近鄰的棲息地,並讓越來越多的蝗蟲加入進來,最終成為了巨大的蝗群。



    科學家曾把數量逐漸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個圓形的場地裡,記錄下它們的行為,並用計算機軟件追蹤它們的運動。



    在中等密度的時候(每平方米25到62頭蝗蟲),蝗蟲會排列成行,並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甚至統一地突然改變方向。在實驗中,當每平方米蝗蟲數量超過74的時候,有序前進的蝗群停止改變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斷前進了8小時。這些觀察結果證實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關於蝗蟲若蟲群體的定義,在這個定義密度上,蝗群容易越過“引爆點”,從而觸發蝗災。



    螞蟻們對蝗災並不陌生,以十年為單位的話,當地總會爆發一兩場蝗災,以蟻后和雄蟻的壽命而言,他們一生中平均會遭遇一兩次蝗災,並且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如果說對於人類而言,蝗災只是意味著農作物受損,糧食欠收而釀成饑荒的話。螞蟻對蝗災的畏懼有過之而無不及。



    遷徙的蝗蟲群會將一個地方的植被全部吃掉,波及範圍之廣,可以覆蓋整個大河兩岸的平地。



    當蝗蟲將可以吃的植物都吃完以後,失去食物的其他昆蟲也會被餓死或被迫遷走。但是螞蟻是無法離開蟻巢遠走高飛的,這時候沒有獵物,也沒有植物,螞蟻們失去了食物來源,會大批餓死。



    據年長雄蟻回憶,最悽慘的年份,有高達八成的大頭蟻王國的子民被餓死,活下來的只能以同伴的屍體為生,直到數個月後新的一批植物長出來,新的節肢動物出現才能減輕災荒。



    對螞蟻而言,蝗災的另一恐怖之處在於,蝗蟲可不僅僅是吃素的!



    這裡的吃素就是字面意思!



    雖然蝗蟲以植被為食,但是當食物匱乏時,它們也會吃肉,並且極具攻擊性。



    曾有觀察者在新疆看到約四十隻蝗蟲在被人類丟棄的雞爪子上啃食殘餘的皮肉。也有觀察者證實被抓捕的數天未餵食的蝗蟲攻擊並吃掉了身旁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