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562、爆點在即

    站在用工業風扇吹起來飛揚髮絲的“船頭”,抱著女主角的荊小強唱起中文版的《我心永恆》!

    已經穿著華麗裙裝的女主角,對著浩瀚的黃昏大海張開雙臂……

    全靠荊小強的歌聲,在場景拉胯的現實條件下,硬生生的營造出了蒼茫遼闊的空間感。

    更有一種史詩般的瑰麗!

    “我的心將與你相隨

    你要你伴隨著我

    我便會勇敢起來,不懼任何險阻

    我的心必將永恆……”

    為什麼歌劇院大多都是一千多人席位。

    就是得保證脫麥演出。

    以前的老劇院、戲院都沒有麥克風,所以唱戲的聲腔就是硬條件,

    現在荊小強確實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演唱功底和爆棚的天賦。

    觀眾們都忘了批判這是逃婚或者外遇,只會覺得這是在尋求戀愛自由。

    更相信了愛情的美好!

    這首讓人震撼歌曲唱完,男主角帶著姑娘到甲板下的窮人世界去窮開心。

    更是歌舞連場……

    杜若蘭、潘雲燕演過前面的富家子女,又要改頭換面來唱跳窮人姑娘。

    忙死了。

    但歌舞劇的特點就在這裡彰顯無遺。

    原本汪茜這樣的舞蹈表演,往往需要觀眾去揣測、去解讀表現了什麼,發生了什麼。

    可在歌舞劇裡,無論是歌聲還是臺詞,都能輕易的讓敘事表達清晰。

    觀眾不需要那麼高的藝術鑑賞力,歌舞好看,熱鬧感動就很容易被吸引進去。

    這一連串的歡歌笑語,更是讓人覺得世間無限美好。

    故意澹化的時代背景、甚至貪婪超載、亡命逃離元素都進一步降低。

    真正做到了主題簡單,形式及其花哨。

    連專門趕回來的《太平輪》劇組成員都看得頻頻點頭。

    歌舞劇把這場娛樂性表達得更加明晰。

    可好景不長,夜幕降臨後的輪船相撞翻覆!

    這時候舞臺劇的短板就出現了,特別是這種沒有機械化舞臺跟先進聲光設備的老舊現場,只能靠演員自身體現災難場景。

    荊小強還是有豐富的經驗,鞋底可以通過暗藏的掛鉤固定在地面,所有人都能在“不停顛簸”的船艙甲板上,齊刷刷的如同稻子一邊倒,又翻向另一邊,還時不時有人脫鉤“滾翻”慘叫掉落海面!

    在舞臺本身不能提供更多特技的前提下,儘可能用舞臺背景和肢體語言表現災難中的弱小無助。

    還有面臨災難的時候,那些搶著想爭奪救生艇的“上等人”,那些把生存機會留給妻兒的男子漢,那些聲嘶力竭哀求給個救生艇座位的婦孺。

    人性的多樣性,在這個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

    喬恩和導演他們看得聚精會神。

    這就等於是用歌舞劇的形式給他們展現電影表現的衝擊力。

    前面的愛情越美好,這時候的災難就越慘烈。

    巨大的反差中,什麼才是最能觸動觀眾的細節?

    哪怕荊小強已經儘可能還原《泰坦尼克》劇本,但不同的演員、導演、攝像師演繹出來的畫面肯定相距甚遠。

    而舞臺劇沒有鏡頭取景一說,更加真實的就彷佛在旁邊演繹災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