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655、以後出門還是帶個捧哏的

    沒有配音配樂的畫面,似乎更能讓觀眾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視覺上。

    已經是晚上,波濤洶湧亂糟糟的水面泛著不少白沫,明顯是有人在水面掙扎的效果。

    然後逐漸豎立起來的船尾,那些人影就像螻蟻一樣絕望的順著甲板往下滑落,最後那些吊抓住船尾欄杆的人,更是隻能在垂直狀態下自由墜落!

    隱約的燈光下,慌亂的照明,似乎來自旁邊的救援船隻,總之都來不及挽救災難。

    整個大場面的衝擊力絕對夠了。已經有人忍不住在輕輕鼓掌。

    如果說之前那個鏡頭抓的是視覺衝擊力,現在直接衝撞到內心靈魂,那種面對災難的無助驚恐感覺有了。

    在場大佬都已經是五十歲以上,必然經歷過二戰末期的童年。

    家庭再富貴,那個時代的戰爭災難還是有印象。

    焦盆也是個災難頻發的海島國家。

    有共鳴。

    但只有幾秒,荊小強暫停開口:“整個船體沉沒有大概二十分鐘的各種細節鏡頭……”

    技術主管馬上打開的視頻,有船艙內的翻覆,通道上的海水湧入,有臥室裡瞬間吞沒睡眼惺忪的鏡頭,大家終於齊聲啊了下。

    哪怕都是還沒做後期的原始畫面,也夠慘。

    荊小強卻只有冷酷的技術談論:“光是災難部分就有幾萬幀,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手一揮,大銀幕上出現了豎立船尾的原始畫面。

    剛才那點災難情緒居然瞬間消失!

    有人還哈哈笑出聲來。

    因為明明挑了個陰雨天在拍攝,白天拍的,只是天色很陰沉黯淡。

    然後那“船甲板”,分明就是個假的純甲板,背後是巨大的黑布背景幕布,然後被液壓撐住在緩慢移動豎立,看頂部還有鋼纜在協助拉動,荊小強介紹就是輪船在海面上用捲揚機協助。

    因為這甲板就是立在岸邊沙灘的淺水裡,那些群演分明就是在能站立起來的淺水裡“驚慌失措”的使勁攪水起水花。

    還有人問滑落掉落的人沒事吧?

    荊小強介紹滑落組是龍哥的武行,掉落組則是從滬海體工隊借的跳水隊員。

    至於那水面,是在淺灘上專門挖了個十米深的水坑,掉落的就是往那裡面跳水……

    說的是捏……

    這回就齊齊鼓掌,表示很精彩,再把災難那段放一遍。

    結果大家就看了五六遍!

    很明顯是故意在找漏洞。

    藉助夜晚的天色,很難發現穿幫鏡頭啦。

    荊小強介紹的重點在於:“大家注意燈光,這個燈光在軟件裡面是可以一鍵設置的,一下就把整個畫面黯淡下來,凸顯了我們需要的重點,掩蓋了漏洞,連第一段專門要抹掉鋼纜的步驟都不需要……”

    哦哦哦,驚歎四起,應該是發現其中的機巧了,昭田先生頻頻點頭。

    不難理解啊:“如果說第一段電腦介入改造,還是很原始的方法,大家注意這個燈光設置就節省了很多時間……”

    “好啦,我剛才說過,五秒的開場畫面,120幀我們用技術人員做了三天,六十位、六百位,三天就能做五十秒、五百秒,這是最簡單的人海戰術,但實際上我想象的過程應該是浪花第一幀,到最後一幀,制定素材、位置,電腦自己去計算完成,然後我們打開另一臺設備做另一個運算,未來的過程應該是電腦自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