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第214章 現上轎子現扎耳朵眼兒(十二月求月票)

    翻來覆去都是那麼幾首恰恰恰、成吉思汗、螺絲刀螺絲刀半夜起來安地板……

    早就聽煩了。

    所以每首新歌一定會得到展現的機會,只是能跟這些經典對抗留存下來的極少。

    特別是國內專業人士還在從原有體制向市場化轉變中,哪裡會寫這種享樂主義的歌曲,根本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全場轉頭,注視那個看起來還乳臭未乾的小赤佬!

    不是所有人能都在這麼多人的場面放聲歌唱,大把的能歌善舞站到人堆前面就發怵發抖,啥都表現不出來。

    可荊小強就是為了這種場面而重生,閉眼開口拉長音調,順滑的外語腔調,讓人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伴隨他拿著麥克風的右手在胸前模擬摟著姑娘,左手橫舉平端,搖擺、轉圈、橫移、進退……

    連舞步都是新的!

    所有人都轟動起來!

    這種場面下,樂手們也極有狀態,手風琴悠長浪漫,吉他提供舞曲節奏感,鼓手拍得搖頭晃腦。

    之前拉小提琴、吹小號、薩克斯的幾人都站成一排,拿了沙錘、鈴鼓、三角鐵,跟著打拍子……

    如果說以前他們天天演奏那些已經想吐的曲子,只是為了應付賺錢。

    今天這種全新的曲子,才會喚醒他們內心對音樂已經疲憊的審美。

    於是輕而易舉的成了全場站定,看臺上的主唱表演!

    好多人不由自主的跟著荊小強的動作扭啊扭,揣摩這種全新舞步的特點。

    就算坐在周圍茶座上的舞友,也全都站起來,腳下不停抖動!

    心癢,腳更癢!

    全場都在抖!

    其實這種拉美東北部流行的舞蹈動作極為簡單隨性,跟普通交誼舞的摟抱動作沒什麼區別。

    上半身左右輕搖,胯部搖晃才是精髓,多看得一會兒,自然就有不少身體協調、舞蹈精湛的愛好者先扭起來。

    三分多鐘的舞曲彷彿瞬間就過去。

    嫻熟的來個謝幕動作,還轉身對樂隊鞠躬的荊小強,立刻聽見場下狂熱呼喊:“再來一次!”

    “再唱一遍!”

    “好聽!好棒!”

    有點演唱會的意思了,荊小強還蠻享受的聽了兩秒,轉身對樂隊徵求意見?

    這種國內歌舞廳歌手們難得一見的樂團禮儀,讓交響樂團的演奏手們都很舒服,齊刷刷的來了個回禮,才重新奏響舞曲。

    荊小強在交響樂團歌舞廳的這場首秀,簡直轟動!

    連唱了三遍,還不到七點鐘,他只能宣佈晚上十點再唱,可樂隊只是把以前的舞曲起了個頭,就得了舞池跟周圍一片倒彩聲。

    要理解那種審美疲勞忽然出現一縷清新陽光的感受。

    得,整個樂隊不得不輪流上陣,把這首《ada》連奏仨小時!

    滬海最火最好的歌舞廳,其實都在這市中心的幾條街上,哪怕沒有手機的年代,也很快呼朋喚友的來了不少人:“聽說出新曲子了!”

    “還是新舞步?那一定要看看啊!”

    其實整個晚上都是舞友們在熱烈練習新舞步,後來的看前面怎麼跳,有幾個據說是跳舞老師的底子很好,也熱心傳遞這種明顯是拉丁舞步的特徵。

    於是以前往往跳會兒舞,有些人會串場去別家,又或者看對眼的還會攜手壓馬路去公園,今天全都來了就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