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金屁

    去不了美國,不過也總算是出了國,幾個老人,很快玩得樂不思張向北了,旅行途中,每次小樹打通小芳的電話,不是小芳和張向北和他們說話,而是他們,爭先恐後地向他們兩個,彙報自己一天的見聞。

    ……

    譚淑珍經常會向雯雯瞭解他們的行程,譚淑珍有好幾次,也會跟著張晨和雯雯一起去,每次張晨只要看到譚淑珍和他們同行,就知道,譚淑珍這次又是把他當敲門磚了。

    請張晨去講演的,一般不外乎四種類型的單位,一是金融機構,二是大型國企和央企,他們喜歡請張晨,是把張晨的講演,納入到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最主要的,是張晨的名氣夠大,他們也請得起,出場費還好入賬。

    給這樣的機構和企業講演,雯雯開出的收費很高,兩個半小時的講演,一般要二十到三十萬,交通費另行計算。

    還有就是大學和政府機關,去大學,更多的是給各種各樣的emba和mba培訓班講課。

    而喜歡請張晨的政府機關,一般都是三四線城市和縣一級的地方政府居多,這些地方政府,急於解放思想,開拓自己的思路,覺得請張晨去講演,就是和外面的世界接軌了,對自己大有啟發。

    這兩種地方,雯雯一般都會減半收取費用,她說我們這是不賠本,但賺了吆喝。

    譚淑珍跟著他們去的,往往就是有地方政府請張晨去講演的時候,講演完畢,對方肯定還會宴請張晨他們,而且幾套班子的人馬都會出席,譚淑珍藉著這個時機,就把當地所有的一把手都認識了,張晨走了,他們就可以進入了。

    通過張晨認識他們,比其他的什麼人介紹都還管用,所以譚淑珍說,張晨是她最好的敲門磚。

    即使到了二o一o年,整個土地市場,還沒有形成全國一盤棋,一二線城市比較規範,到了三四線城市和沿海地區的縣一級,還是領導說了算,招投標只是走走過場,圍標、串標和設置各種條件的指定標盛行。

    跟著張晨他們去了幾次,譚淑珍也訝異了,她問,張晨,你什麼時候,口才變得這麼好,你不是最怕上臺講話嗎,現在看你在臺上,好像如魚得水,臉不紅心不跳,一張嘴就可以一直呱唧下去。

    張晨得意地說,這有什麼,不就是表演嗎,表演誰不會,你以前上臺演出的時候會緊張嗎?

    “我那個是訓練出來的,習慣了就不緊張了。”譚淑珍說。

    “我這個也是訓練出來的啊,我現在也習慣了。”張晨說。

    雯雯大拇指指著自己說:“我,我,淑珍姐,老闆是被我訓練出來的,我才是馴獸師。”

    譚淑珍大笑,張晨嘆了口氣說:“想不到最後,還是沒有逃脫猴的命運,還是每天被人耍。”

    雯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事沒事,你是進化得最好的,最有文化的猴,下面那些,才是等著要被你馴化的猴。”

    “張晨,我真的問你一句。”譚淑珍看著張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