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師孃 作品

第1051章 民族資產

    “王莽和他的新朝,只維持了幾十年就滅亡了,但是這個王朝,卻給史學家留下了一個千古謎團——那就是新朝府庫貯藏的,那從民間搜刮去的一百七十多噸黃金,在後來的歷史記載裡不知去向。

    “如果府庫裡的黃金是被起義軍瓜分,當時那麼多人,目擊者肯定不少,就是瓜分了,這麼大數量的黃金,不可能不會在市面出現,也不可能做到消息密不透風,但《漢書》等史料,對此都沒有記載,東漢的市場交易和後來的宮廷賞賜,也看不到黃金的身影。

    “中國還從此步入“金荒”的時代,只能靠銅鐵來彌補貴金屬貨幣的不足。

    “對王莽的黃金,一種相對合理的解釋是,新朝黃金,在長安陷落前,就已經被秘密轉移到某個隱蔽處。

    “一百七十多噸黃金,雖然聽起來很多,體積卻並不大,一間十平方左右的密室、山洞,或者地下室,就可以藏匿了,如果黃金被藏匿後,知情的人,又恰好和王莽一起死於亂軍之中,那麼這筆黃金,的確有可能因此與世隔絕,也隨時都有被發現的可能。”

    孟平笑道,看樣子還真的有可能,會有奪寶奇兵這樣的事情發生。

    “對。”老查說,“奇奇怪怪的故事,可能是編的,但東西不可能憑空消失的,它們確實還存在在某個地方,只是沒有被發現,所以也是這些尋寶的騙局,可以取得人相信的原因。”

    “那還有呢?”孟平來了興趣,問道:“還有哪些關於這種消失的財富?”

    老查笑道:“你這個詞用的好,‘消失的財富’,它們確實是消失的財富,也許,就是為某個盛世所準備的,就像那句話說的,聖人出,黃河清,黃河不是沒有清的時候,只是因為還沒有聖人,這‘消失的財富’,也不是不會重現天日,只是時機未到。

    “怎麼,老孟,你還想聽?”

    “對對,我覺得很有意思。”孟平說。

    “還有就是像張獻忠一樣,那些所謂的農民起義領袖,農民的理想是什麼?就是當地主,別聽書上亂扯,從來沒有哪個農民起義領袖的理想,是解救農民的,劉邦和朱元璋,都是農民起義成功的,農民在漢朝和明朝,日子會更好過嗎?

    “農民的理想是當地主,這些農民起義領袖的理想,就是當大地主,而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

    “還有幾筆‘消失的財富’,就和幾個農民起義領袖有關,一個是黃巢,黃巢起義,他率領他的義軍,足跡遍及大半個唐代的中國疆域,很多都是富庶之地,每到一地,可以說是把當地的金銀財寶,都搶劫一空。

    “他還曾攻下唐代海外貿易的第一大城廣州,也一樣大肆搶掠,這當中,被殺的海外到廣州來做生意的胡商就達數萬,他最後更曾入長安稱帝,後來被唐軍趕出了長安,他這一路以來洗劫搜刮的財寶,在黃巢敗亡後卻杳無蹤影。

    “第二個就是李自成,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檢自殺吊死在煤山。

    “控制北京後,李自成開始以助餉為名,勒索城內前朝的官員繳納金銀,規定‘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署而下則各以千計’。

    “他們逼捐的手段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前朝官員和富商八百多人,都被解送到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的軍營中逼捐,大順軍動用夾棍、炮烙等各種酷刑,許多人被拷打致死,有確切的記載,他們總計敲詐出七千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