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1章 邂逅

    眼鏡女孩合掌朝他拜著:“大哥大哥,都是中國人,你能不能幫幫忙?”

    “怎麼了,錢包掉了?”張向北問。

    “不是不是,是這裡。”圓臉女孩說,“這裡開湯,第一個來的客人可以拿到一個木牌,可是……”

    張向北明白了,原來她們說到了到了快到了,說的是這裡的門要開了,開門送木牌,一天只能送兩塊,而且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她們是兩個人,張向北笑道:

    “是不是要我幫你們拿男的那塊牌子?”

    “你知道啊?”眼鏡女孩問。

    張向北說知道,好,我幫和你們一起等。

    兩個女孩都笑了起來,連忙說謝謝。

    三個人接著聊天,兩個女孩告訴張向北,她們經常從大阪坐車到這裡,很近,來這裡除了泡溫泉,就是為了要集齊七家外湯的牌子,已經集了四家了。

    “一之湯的已經有了,對嗎?”張向北說。

    “你怎麼知道?”圓臉女孩問。

    張向北說:“要是沒有,你們前面就在‘一之湯’邊上坐著,不去‘一之湯’等,要到這裡來?”

    兩個女孩嘻嘻地笑著。

    等到了兩點五十幾,有人來開門,三個人站了起來,來開門的看看他們,知道他們是來等牌子的,開了門,雖然時間沒到,還是把牌子給了他們。

    兩個女孩子掃碼進去泡溫泉,張向北和她們再見,轉身走了出去。

    張向北記得昨天晚上,見到的那家專門賣但馬牛肉的牛肉館,決定再去看看,他已經想不起來,那家店是在河的那邊還是這邊,管他,反正這條街道也不長,找過去就是。

    張向北走了十幾分鍾,就找到了這家門口掛著“但馬牛”招牌的店,點名叫“牛匠上田”,張向北不知道是不是這家店的老闆名字叫上田。

    張向北走了進去,老闆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個子小小的中年人,身上還圍著一塊透明的塑料圍裙,看到張向北進來,他就熱情地和他打招呼。

    張向北怕他誤會,馬上和他解釋,自己是遊客,不買牛肉,只是對牛肉有興趣,進來看看。

    沒想到老闆居然還認識他,笑道:“我知道,你昨天晚上,和橋本醬一起來過。”

    張向北趕緊說對對。

    老闆說的是磕磕巴巴的英語,不過好在張向北的英語好,而且有一雙被韓國人、日本人和印度人的英語薰陶過的耳朵,專對各種疑難雜症,聽他說英語,連聽帶猜,再加自己腦補,完全沒有問題。

    老闆指著玻璃櫃臺裡面的一塊塊肉,和張向北介紹著,這分別是牛的什麼部位的肉。

    老闆說,同一頭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肉質不同,他們分別用梅、竹、松、藤來表示等級,藤級最高,胸部和背部的肉最好,藤級的肉就來自這兩個地方,一頭五百斤左右的牛,一般也只有五六公斤的藤級肉。

    張向北想起來,豬的梅肉,也就是脖子上的肉,那個梅肉的梅,和這個是不是有關係,豬梅肉只有廣東人喜歡拿來做叉燒和炭烤豬頸肉,當作個寶,在中國其他的地方,都認為那是比較差的肉。

    老闆確實是上田家的,上田和張向北說,江戶時代之前,但馬牛主要是作為耕地和運輸的役牛使用,因為繁殖力強大,形成了但馬牛種群,並且在養父市場(現在的養父市)建立了牛市,畿內以及周邊有很多人,都在做但馬牛的生意,他的祖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