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126章 一知半解的認知者

    拍賣臺上,正展出一件琺琅彩的瓷器。

    “比索夫人,您看中了這件?”

    堯言的身邊,特莉絲眼含笑意地問道。

    看了她一眼,然後將身前桌子上的杯盞捻起,送到嘴邊。

    不過,這個動作進行到一半,他便忽然愣了一下。

    因為,他回憶起來,在他中學時期,曾經有一段時間迷戀拿破崙時代前後的歐洲“歷史”。

    明確地說,是電影電視劇裡的那些形象。

    換算到他生前所在國家,大概就是所謂的影樓風吧。

    華麗、顯眼但並不真實。

    而在那段時間,有“知識儲備”比他稍多的同學,告訴他其實那個時代的歐洲大量進口天朝瓷器還有茶、摺扇之類的東西,所以那個時代的歐洲貴族應該是像是鎮上茶館老大爺那樣捧著各種琺琅彩或者青花瓷器形制的茶具.....

    這點,在他之後一兩年詳細去了解之後,也發現了問題。

    大量進口是不錯,但是,這種工藝品的暴利,讓當地許多由貴族發展而來的資本,千方百計加入商戰。

    似是而非的大量模仿品出現在當時的英法意之類的歐洲地區國家。

    而這些似是而非的作品,也有著當地的特色。

    因為文化藝術、價值觀各方面的不同,儘管那些制瓷工匠的確是以天朝的瓷器為模仿目標,但是他們運用的元素,比如花鳥,會不自覺地以自己熟悉的當地植物、鳥類作為標準。

    換種表述形式,假如瓷器是源自歐洲,大量傾銷到天朝,上面運用各種巨龍和鳥相關的元素,在天朝,工匠和畫家因為審美相關,會不自覺加入自己的理解,上面就會出現不少龍鳳的特徵。

    比如長著鹿角的西式巨龍,比如生著長鬚、身軀狹長,常有蛇形動態的西式巨龍刻畫,刻畫神聖感的鳥時,會不自覺加入鳳凰的元素。

    這是一種歷史發展中,因為信息交流不足和教育水平下必然會產生的現象,多和少不確定,但必然會存在的錯位。

    即使當時的上層階級再怎麼了解這些舶來品,一直在想往上爬,各種行動都在模仿上層的中下層人士,對於這些東西的形制要求瞭解並不足夠。

    這是知識教育,是經驗的差距,更何況,即使是上層,也有不少對此不瞭解的人。

    這些人,更傾向於符合自己審美的“仿造品”,而不是原教旨主義的那些舶來品。

    他們要的是那張皮,只要“像”,只要能夠忽悠住其他人就可以了,只要虛榮心可以得到滿足,對於實際上是什麼樣子,他們並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