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兩百五十八章 老賈的目的

    “你做的到的話,就做吧,只是,這個回答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

    而聽到了這句話之後,老賈的眼神微微發生了變化:

    “你,真的是效應層次嗎?”

    ps:形象點說,主角就像是一股電流,可以用於使用任何的機器。

    灌入“電飯煲”裡,主角和電飯煲就是一體的,也可以算作是電飯煲的一部分。

    灌入其他電器裡,主角也會是同樣的姿態。

    嚴格來說,主角沒有“主體”可言。

    我很想寫這種主角,但是,以我的能力,也寫不出來。

    所以,把主角裝進“堯言”這個殼子裡,通過讓他以一種第三人稱的“上帝視角”,觀察並“控制”這個“殼子”行動的方式來描寫。

    嘛,這個點子也是寫銀鴉的時候,因為“第三人稱”這個設定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而產生的“後續”。

    說起來,這種視角,其實還蠻“神性”的?

    一種介於“有”和“無”的狀態。

    哦,不用和我說笛卡爾,我的哲學思辨和他的不一樣,不用試圖說服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驗。

    我的觀點就是這樣——

    你們說什麼都對。

    哦,不是陰陽怪氣,而是我的觀點就是“什麼都可以”。

    可以理解為“怎麼解讀意識都行”、“意識是什麼形狀什麼結構都可以”。

    只可惜我做不到像書裡描寫的主角那樣,能夠不受身體影響,也做不到忽視“我”的概念,忽視自身的主體性。

    甚至我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也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求知慾的影響,又或者是宏大敘事而形成的優越感,加上利己偏見之類的效應,包括現在自我剖析,也有可能是基於一種“我是在清理自己的病因”而產生的快感。

    我能力有限,無法完全剖析原因。

    之前的話還得說一遍,看到這裡的朋友,對哲學沒興趣的話,可以直接跳過。

    有興趣瞭解哲學的話,請去了解完整的,去聽別人轉述,有能力的話也找一找原本,誰也不確定這個轉述和再詮釋之中,會出現多少偏差。

    不過,我應該是多慮了,這書的主題是“謠言”,各位能讀到這裡,各位對於謠言應該也有不少防備。

    但也不一定,畢竟記憶是會變的模糊的,遺忘也是一個很危險的點呢。

    進行“判斷”的時候,最好確認一下自己的記憶有沒有出錯。

    雖然“正經人誰寫日記”這個梗流傳的很廣。

    但是,因為擔心記憶出錯,我就會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和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以我的體驗,事實就是,我的記憶會出錯。

    但是,要反覆確認記憶,也是一種很累人很繁瑣的事情,基於人類“省事”的本能,節省能量的本能,會下意識地抗拒。

    每次想到這裡,都想感嘆一句。

    “簡化”這個生理機制帶來的優缺點,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說的有點多,抱歉。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