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244章 思維的頑疾

    事實是有個受傷的人路過時掉了錢,人們看到現場反向追溯時卻認為是有人被搶了錢受了傷。

    堯言很慎重。

    他知道,關於“樂園”的判斷和溯源,如果出了細節上錯,那麼他對現實歷史的理解,就會隨著一步步流程而逐漸偏離。

    他需要找到足夠明確的線索。

    如果找到了能夠判斷是“框架歷史”還是“延續歷史”的分界線,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但他不會抱著任何期望。

    現在的魔人是人類,現在的人類是人造人?

    一個問題出現了。

    “人類”到底以什麼標準作為判定?

    是起源判斷,還是現階段作為判斷標準?

    用個例子,“皇帝”。

    最早的皇帝才是皇帝,其他後續出現的不是皇帝嗎?

    如果後續的皇帝也是皇帝,那麼一個隱形的預設和標準就出現了——

    “皇帝,是否唯一?”

    “人類,是否唯一?”

    這個問題很重要。

    人們是習慣性進行簡化的,思維,邏輯,標準都是如此。

    黑白、明暗、高低.....

    “除了黑的,都是白的”,並不夠明確。

    “除了亮的,都是暗的”,或許能夠更清晰地作為說明。

    這是“簡化”根植於人類思維中的一個普遍思維慣性。

    那麼,按照世界形成的理論,“人類”是否唯一,很有可能可以作為引動這個世界的世界觀衝突的核心要點。

    如果是按照起源唯一,這個基因決定一切的世界......

    魔人,才是“正統”。

    顛覆思維,顛覆習慣,顛覆一個人的世界觀,就要從顛覆他“理所應當”的觀念開始。

    如果是這樣,那麼他的選擇就可以是——

    把魔人徹底消滅掉。

    再進一步,可以把其他物種變成人類,變成魔人,徹底取代“人類”的位置。

    但如果不是,而只是“有人類外觀或者.....”

    “長得差不多,就算人類”

    那麼,堯言就應該選擇讓這個世界的人形生物失去人形。

    所有的烏鴉,在這一刻同時抬起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