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獻偉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五章 橫刀問世

 湯予現在清楚了薛仁貴因何會見自己,隨即回答道:“老將軍,桌上的劍的確是我鍛造的。” 

 薛仁貴興致盎然,說道:“此劍樣式獨特,兼具刀與劍的優點,卻無刀與劍的弊端,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真是神奇。你倒說說,因何鑄造出這樣一柄兵器。” 

 石破劍是張鴉九窮十年之思,費盡心力,才設計出來的。但湯予不便提及張鴉九,稍加思量,回憶起當年同張鴉九合力鑄造石破劍時的情景,遂說道:“老將軍,你知道刀與劍的區別嗎?” 

 這個問題十分簡單,薛仁貴笑道:“刀彎劍直,刀為單鋒,劍為雙刃,此事連五歲的孩子童都知道。” 

 湯予點點頭,說道:“兵器中唯刀劍最易攜帶,所以用者最廣。劍為兵器之君子,刀為兵器之雄匪。三皇制世,五帝分倫。自夏、商、周遠古之時,我中華便尊劍貶刀,視刀為劣物,只適切肉砍柴。後匈奴崛起北方,劣馬長刀,屢犯華夏。因其為遊牧之族,俱是善騎之人,而在馬上居高臨下,劈砍更加適宜,故其兵器皆是彎刀……” 

 薛仁貴出身行伍,湯予的話在他心中引起了共鳴,使得薛仁貴聽得聚精會神,連插言都忘了。 

 湯予繼續說道:“大漢前期與匈奴交戰屢敗,兵器不及是一重要原因。漢武大帝勵精圖治,遣人往西域學來冶鐵鍛刀之法,改良軍器,圈養馬匹,才遠驅匈奴,一雪白馬之恥,呂后之辱。自此刀終和劍平起平坐,分庭抗禮。” 

 薛仁貴熱血沸騰,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遺漏了什麼。湯予接著說道:“劍擅撥刺,刀利劈砍,二者各有千秋。在下常想,若能造出一種兵器,既能如利劍撥、刺、點、削,又兼有刀的劈、砍、掄、掛之優點,用來裝備唐軍,則我唐軍必當所向披靡,無敵天下。” 

 薛仁貴禁不住擊案叫道:“對,如有此種兵器,我大唐的軍隊就可如虎添翼,縱橫寰宇!” 

 湯予說道:“於是在下思量許久,趁著空閒之時鑄造了這樣一柄長劍。”湯予說罷朝桌案上一指。 

 薛仁貴猛的站起身,湯予的話讓他心神激盪,他一拍湯予的肩頭,說道:“公孫先生不僅鍛造兵器的本領世所罕見,見識才學更是高人一籌。怪老夫有眼無珠,不識大才,委屈了先生。” 

 其實薛仁貴哪裡知道,方才湯予講的都是當年張鴉九之言,只不過他稍加改動,便使薛仁貴刮目相看。 

 湯予謙虛了幾句,薛仁貴說道:“先生所鑄之劍甚好,不知此劍可有名字?” 

 “名字?”湯予剛想說出石破二字,頓覺不妥,隨即搖搖頭,說道:“尚未取名。” 

 薛仁貴說道:“此劍一出,萬國誰與爭鋒!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既是出自公孫先生之手,先生便給它取個名字吧。” 

 論武學劍術,湯予堪稱不世出的絕頂高手,然而他書讀的少,更沒什麼才華,那日石破劍出世時正巧一劍穿石,他才順嘴起了石破的劍名。現在薛仁貴讓他再起一個名字,真是難為住了他。湯予欲要推辭,可看薛仁貴興致勃勃,只得左思右想,說道:“不如叫……橫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