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 作品

第875章 移兵伐之(求票票)

    滅韓之後,應對滅國之事在國府之中也有備案,所需要做的事物也都在按部就班的前進著。

    這一點,秦王政是喜歡看到的。

    可……越是如此,越是不能夠大意,沒有徹底的滅趙之前,均不得大易。

    豈不聞數十年前燕國滅齊之事,樂毅連續下齊七十餘城,齊國名存實亡,可最後關頭,齊國反撲,將燕國先前的戰果全部拿回來。

    那不是秦王政希望看到的,如今秦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一切,但……燕國與魏國也得足以懲戒。

    ******

    春日之前,大將軍李牧入邯鄲,數日之後,傳出身死訊息。

    其後,有王書從深宮出,傳至趙國朝野,大將軍李牧久處冰雪之地,覲見趙王做禮之時突發孿曲,四肢僵直無以伸展。

    其後,雖得院醫極力斟酒,仍舊無法挽回性命。

    其次,便又是一道王書落下,大將軍雖死,可趙國上下抗秦之軍將甚多,擬定以邯鄲將軍趙蔥與鉅鹿將軍顏聚為抗秦大將。

    即刻奔赴前線抗秦!

    甚者,邯鄲之內,更是傳出,趙王遷有可能親出邯鄲,督戰三路大軍抗擊秦國,號令趙國朝野各司其職,舉國同心抗擊秦國。

    一道道王書不住的從邯鄲之內流出,趙國上下為之譁然,尤其是前線軍中,尤其是李牧所帶來的十多萬精銳邊軍中。

    大將軍數十年在北方抗擊匈奴,沒有任何病患症狀落下,何以一入邯鄲,便是如此,加上邯鄲之內的傳聞,前線軍將士氣為之衰弱甚多。

    可如果相信王書,又覺得難以理解!

    可……果然趙王親自出邯鄲,督戰三路大軍,倒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日,趙蔥與顏聚趕至井陘口核心關隘,前來的還有趙王王書,抵達至中軍幕府,李牧副將司馬尚直接被罷免所有職務,貶為雲中將軍。

    勒令即日起程回雲中大營籌劃對北路秦軍戰事,以為大用,王書之上,理由很簡單,司馬尚善領邊軍為戰,當效大將軍李牧建功。

    王書宣下,司馬尚交出大將軍李牧臨走前留下的兵符、帥印,一句話沒說,帶著大將軍給的鎮嶽劍和一隊兵士,離開了中軍幕府。

    一路向北,亦是不知所蹤!

    春日初起!

    王翦率領大軍攻打井陘口,不過短短十日,便是將井陘口重新破開,迎戰趙蔥與顏聚新整合的二十萬大軍。

    一戰之力,擊潰趙軍,斬首數萬,其餘潰逃。

    北路大軍李信拿下代郡,直往南下,路過燕國與趙國的邊界,陳兵數萬,以為警告,而後強勢進軍,勢如破竹,下武遂、高陽、安平之城,相隔數百里,呼應上將軍王翦大軍。

    南路大軍楊端和,越過漳水,直接拿下武安之城,沒有著急直撲邯鄲,而後轉戰邯鄲以東的鉅鹿大營,欲要將趙國另一處反抗之力拿下。

    四月。

    王翦大軍與李信大軍徹底將趙國北部的城池全部拿下,而後左右共進,南下直逼邯鄲,將沿路的城池一一拿下,趙蔥與顏聚雖強行抵抗,仍不堪大用。

    五月。

    楊端和大軍拿掉趙國鉅鹿大營,兵線北上,回合李信南下之軍,輿圖而觀,三方兵線逐步匯聚邯鄲,逐步壓向邯鄲,逐一拔掉邯鄲四周的所有城池,逐步消滅趙軍有生之力。

    “殿下,目下局勢,燕國出兵也已經無用了。”

    薊城之內,燕丹府邸正廳之中,其人歸於中央,左右重臣列位,去歲以來,燕國也是一直在關注趙國的局勢,甚至於去歲也曾助力,剿滅三萬秦軍。

    而且也從趙國手中拿走不少城池,得了不少好處,對於燕王來說,對於燕國王室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燕趙數百年世仇。

    今日看到趙國這般景象,自然歡喜,起碼韓申覺得,趙國局勢的惡化之後,太子丹面上的笑意很是濃郁,如此,心中有些不忍。

    趙國被滅,三晉之中,就只剩下魏國,而魏國國力,連趙國都比不上,如何能夠抵擋秦國兵鋒,春日以來,自己也曾多次勸說殿下出兵。

    一直未動。

    如今,繼續出兵,也沒有任何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