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果然是一場騙局

 “南無旃檀功德佛!” 

 玄奘翻閱《維識論經》的手一頓,眼神裡閃過一抹詫異:“何人頌我佛名,竟有這般願力?” 

 正要以法力回應,助其超脫苦惱,解釋災愆,門外傳來腳步聲。 

 玄奘側目,見得是阿儺與伽葉路過寶閣,步履不似尋常平和,竟有幾分急切。 

 這兩位都是我佛如來座下弟子,與他前世金蟬子還是師兄弟,玄奘走了過去,見禮道:“兩位尊者哪裡去?” 

 阿儺與伽葉不敢怠慢,齊齊行禮:“禮敬功德佛祖!” 

 所謂成佛做祖,在靈山界內,不止是我佛如來,眾佛都可稱祖,玄奘卻覺得自己佛法淺薄,不當此稱,雙手合十:“南無阿彌陀佛!” 

 阿儺與伽葉自然齊頌如來佛祖尊名,又解釋了來意:“道德高隆魔障高,禪機本靜靜生妖,我佛有言,近有域外魔障侵身,煩擾亂心,需仔細提防,不可大意。” 

 玄奘面容嚴肅起來:“自當遵從。” 

 阿儺與伽葉告辭離去,儼然是要巡查靈山聖地,玄奘也有所戒備,回到寶閣內,寬厚的手掌輕撫真經。 

 三藏真經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昔日他至靈山,得佛祖大發慈悲之心,卻也只是取回了其中一藏之數,尚有大半依舊在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玄奘證得果位後,先在大慈恩寺為大唐子民翻譯經文,後迴歸靈山,繼續參悟這修真之徑,正善之門。 

 只是沒想到,近來靈山也不太平,外魔猖狂,亂此極樂之界,想來人世更是不安,玄奘略有嘆息:“不知悟空現在何方,若有他在,世間魔障或可平矣!” 

 取經路上,全仗那位徒弟,一路護法降魔,登山馴馬,甚至挑擔化齋,任勞任怨,待得靈山功成,正了本位,徒弟卻不受佛名,於世逍遙去了,至今十分想念。 

 玄奘靜立半晌,收斂心思,重新沉浸在《維識論經》中。 

 他不僅是參悟,更有將這門微妙玄通的佛法作為根本法門,發揚光大之意,因此身側亦有空白經卷陳列,不時記錄心得。 

 靈山寶閣內,一片靜謐。 

 時光悠悠,不知過了多久,早已不是肉體凡胎,再也不會飢餓疲憊的玄奘,滿足地起身,合上了自己所著的《唯識論經》新卷。 

 著經完畢,玄奘沉思片刻,又取出一物。 

 那是紫金缽盂,乃是唐王所賜,西行路上,沿途化齋,亦為功德寶器。 

 此時他手掌一拂,缽盂內隱隱現出層層佛境,有空相,無空相,靜見性,空見性。 

 三千世界,芥子微塵,夢幻泡影,皆佛國淨土,玄奘以唯識之法,觀覽三千世界,亦是修行正法。 

 然這其中有一界最為奇異,迷霧繚繞,三界渾噩,更是賞罰不定,善惡顛倒。 

 玄奘每每所見,都生慈悲心,定性功德,哪怕此界僅僅是缽盂中才會浮現的夢幻泡影,亦是照做不誤。 

 而這一回,當他以唯識之力關注此界時,其內更隱隱有一道波動傳達出來,正是頌佛之名:“南無……旃檀……功德佛!” 

 玄奘目光凝重,細細聆聽,卻再也沒了聲音,不禁摩挲著紫金缽盂,目露沉思:“魔障幻音?莫非是外魔潛入了我這寶器中?” 

 按照之前阿儺與伽葉所言,此時應該將缽盂速速封印,但玄奘緩緩摩挲著,莫名沒有那麼做,而是輕輕放下,繼續埋首經卷。 

 靈山寶閣再度靜謐下來。 

 莊嚴大覺,佛家之風! 

 …… 

 “始祖之靈的背後,居然是這樣的景象?” 

 李彥收起心識,回味剛剛所見。 

 來到始祖面前,稍一接觸,就有一股彷彿源自開天闢地的混沌蒼茫氣息,從中流瀉而出。 

 猶如天地億萬眾生的源頭,又似無窮浩渺恢宏的天道具現於前,令人忍不住要放棄自我,以心相合。 

 這類純粹的衝擊,對於李彥來說,有挑戰,但並不艱鉅。 

 藉助前兩世的經驗,他以清濁分判,靈性孕育,萬物生髮之感抗衡,很快應付了過去。 

 當然,這也就是他,並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外來者,倘若換成別的存在,即便是鬥法強橫的金剛琢,估計瞬間就被壓服,根本無法生出抵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