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我與佛有緣,當大力整頓佛門!

  朱仲道:“城外的大慈恩寺。”

  李彥皺眉:“倒是唐朝的皇家寺院同名,被番僧所居,實在是玷汙了寺名……”

  提到大慈恩寺,最先想到自然是長安的那座,李治為了對長孫皇后敬孝所建,後來玄奘法師也在寺內開創唯識宗一脈。

  如今的這座,則是北京的大慈恩寺,歷史上被嘉靖拆得“寸椽片瓦不存”,全數換錢了。

  嘉靖的抑制佛教,後世總結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是這位大明天子本身崇信道教,年輕時就得道人調養身體,篤信道教的修身養性之法,反觀佛教內部蕪濫,白蓮教盛行,當然有了喜惡偏向;

  第二則是歷朝多崇信佛教,尤其是正德時期,太監誘引皇帝崇信藏僧,惡事屢見不鮮,嘉靖引以為鑑;

  第三則是嘉靖中後期財政危機嚴重,實在養不起規模龐大的僧人。

  後面兩點也能合而為一,佛教開支太大,正德年間,單單是居留在京城的番僧人數,就多達數萬人,都是由內庫拔銀供養,這些僧人還是吃葷的,酒、肉類的飲食補貼,則由光祿寺供給,“一天至有來領二次三次者”,正德對於金錢沒有概念,可了勁的花,嘉靖卻不容許他的錢被這樣糟蹋。

  所以個人喜惡是一方面,從經濟的角度上看,道教確實比佛教省錢,作何選擇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番僧居然還能在京師公然聚集,李彥想了想,對著朱四道:“你先帶人,去大慈恩寺內探一探情況,我們隨後就到。”

  “是!”

  朱四立刻帶隊,往城郊而去,李彥則帶著朱仲,朝天師府而去。

  由於陶仲文是被秘密逮捕,至今還沒有公佈朝野,天師府的抄家也沒有大巷旗鼓,前兩日還能聽到一些哭聲,今天已然變得極為安靜。

  陶仲文兩個沒有修行天賦的兒子和其家眷,被驅趕到了幾間屋子住下,錦衣衛則在四處搜尋罪證和線索,分門別類整理出來了許多。

  於是乎,朱仲入內後,很快命人抬著一口箱子出來:“陶府關於佛門的器具,都在裡面了。”

  李彥打開箱子,第一眼就看到一顆潔白如玉的骷髏頭,眉頭再皺:“這是骷髏法碗?”

  朱仲道:“正是此物,真人或許不喜,然這等穢汙之物,在京中價值極高,多為權貴追捧,這些也是陶仲文的長子陶世同所有,平日裡頗為寶貝,常常取出把玩……”

  這話沒有半點誇張,文壇宗師王世貞,就是疑似創作《金瓶梅》,用西門慶譏諷嚴世蕃的那位蘭陵笑笑生,在萬曆十四年過大壽的時候,收到好友的兩件禮物,一件是白玉杯盤,另一件就是“異僧顱骨”。

  異僧顱骨即“骷髏法碗”,以高僧頭顱骨作為飲器,盛淨水作供奉佛祖之用,如果不瞭解時代風氣,恐怕難以理解,哪有生日禮物送一顆骷髏頭的,但這顱骨恰恰是好友“搜尋苦心,尤顯珍奇”。

  這正

  是番僧帶來的外來風尚,在明朝很長一段時間內,頂骨數珠、骷髏法碗等物,都是番僧進貢所獻的常規物品,民間也漸漸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