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一章 霸王勇冠三軍,林沖卻不止是霸王……

  用兵之道,往往不是什麼神乎其神的計謀,而是當斷則斷的抉擇。

  聽到能直接進攻汴京,蕭奉先沉默了,閃爍的眼神裡明顯有著心動,南朝匯聚了海量的財富在那座都城中,誘惑性實在太大。

  耶律延禧倒是提出一個問題:“太傅覺得大名府不好攻打,想要直接繞開,那倘若我們打到汴京城下,也下不了城,又當如何?”

  蕭兀納立刻道:“兵圍大名府和兵圍汴京,對於南朝而言是絕對不同的,可與南朝天子談判,逼其奉上金銀糧草,甚至令汴京守將開城投降!”

  蕭奉先聽著,都覺得不可思議:“這能成麼?”

  蕭兀納道:“此人遷都逃亡,毫無擔當,定是軟弱之輩,如若不願,陛下不妨恐嚇於他,當帶兵一路南下,攻必屠城,這等威逼對於良將忠臣起不了作用,對於南朝天子卻有奇效!”

  蕭奉先頓時覺得心動起來,耶律延禧卻大手一揮:“太傅莫不是忘了,朕還要拿了那趙佶,為母報仇!如若先是取大名府不下,又無法攻克汴京,轉而與南朝和談,世人豈不是要將朕與趙佶相提並論?”

  蕭兀納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為母報仇是一個撕毀盟約,師出有名的開戰藉口,怎能當真,但偏偏涉及到大義名分,做臣子的無法反駁。

  他也看出來了,這位遼帝講白了還是好大喜功,又極重顏面,當真是半點都不願損及自身的光輝形象。

  而趙佶不在乎百姓死活,耶律延禧顯然也不顧及遼國士兵死活,大手再揮:“速速下令,日夜攻打,再宣告大名府上下,誰獻城投降,方能免死,不然的話破城之日,一個不留!”

  “朕就不信了,那蔡京和高俅是南朝忠臣,不願投降,難道城內就個個悍不畏死?我大遼有諜細在城中,自然能找到降臣,裡應外合,拿下這座南朝最後的抵抗希望!”

  ……

  “秦明,打頭陣!”

  伴隨著高俅的一聲令下,秦明提著狼牙棒,勢不可擋地衝殺進府內,裡面的家丁也悍然反抗,卻被他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打得潰不成勢。

  等到裴宣將絕密信件搜出,高俅冷聲道:“通敵叛國,其罪當誅,居然還是川峽行會的,統統下獄!”

  回到府衙後,他將收穫遞給蔡京,眼睛裡帶著血絲的蔡京看了看,立刻道:“有了這份實證就好辦了,接下來城中富戶,但凡有任何通遼跡象,誅滿門,充家產犒勞軍士!”

  高俅心領神會:“是該用此雷霆手段!”

  所謂通遼不通遼,還不是他們一張嘴說了算,若不是盧員外與他們的關係,這位大名府首富都可能通遼,然後家產都充公出來。

  講白了,到了關鍵時刻,商人已經成了待宰的羊羔,同樣也是殺雞儆猴的那隻猴,讓其他權貴看看清楚,這條紅線千萬不能觸碰。

  蔡京鬆了口氣,開始品茶:“我原以為遼帝是個英明聖主,如今一看,亦是志大才疏之輩,屠城的威脅只可脅迫無能的守城將領,卻當成為我等手中的利刃!”

  有了屠城的威脅後,想要投降的守將,完全可以用百姓的性命作為託詞,開城投降,但蔡京根本不願意降,反倒將這個說法極盡宣揚,讓遼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正如當年李世民攻高句麗時,李績就錯誤地宣揚破城後要屠之,結果當那位高句麗將領死戰不降時,頓時得到軍民上下支持。

  如今也是類似,原本蔡京雖然極力掩蓋趙佶遷都的消息,終究還是洩露了出去,正當上下軍心動搖時,遼帝放言屠城,城內軍民再也不管天子逃去哪裡,只關心遼人破城後要將他們統統殺光,哪裡能讓對方攻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