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六百一十四章 為天下稚子啟蒙


  “《兔園冊》……兄長果然是要收蒙學稚子麼?”

  講室內,看著教材被搬進來,拿著賬本的蔣敬走過來一看,發現是《兔園冊》。

  李彥頷首:“我們書院最初的生源,就是要面向六到十歲的孩童,相較於《千字文》的入門門檻,還是《兔園冊》最適合稚子一些。”

  蔣敬欲言又止:“可是……”

  李彥失笑:“可是《兔園冊》遭到士大夫鄙視對吧?不必理會,我們本來也不是主流書院,就當是鄉村私塾便是。”

  在北宋時期,稚子啟蒙的普遍教材,還不是尚未完全流傳開的《百家姓》和《開蒙要訓》,而是《兔園冊》和《千字文》。

  提到《兔園冊》,李彥倒是想起了五代十國時期,有位宰相馮道,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世稱“十朝元老”。

  古代文人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比如歐陽修罵他“無廉恥”,司馬光斥其為“奸臣之尤”,但到了現代又有不少人,將馮道當成官場不倒翁。

  這個人有一則趣事,據說他走路時總喜歡回頭看,就有人譏諷,說馮道如果走得急了,準要從他身上掉下一本《兔園冊》來,所以才要時不時回頭看,蒙學課本不離身,顯然沒有文化。

  這個故事出自歐陽修編的《新五代史》,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實在太損了,大唐某位周國公,表示受到了嚴重的冒犯。

  可不得不說,在北宋時期,《兔園冊》由於內容膚淺,確實常受士大夫輕視,哪怕他們啟蒙的時候也多少會學《兔園冊》,卻不妨礙他們長大後瞧不起。

  說實話,當李彥翻了翻這本後世已經失傳的《兔園冊》,發現雖然門檻比起《千字文》要低許多,更適合低齡入門,但內容確實不太行,好在他買入《兔園冊》,其實是為了另一份教材作為鋪墊……

  蔣敬則十分擔心,歧視一旦形成,也難以改變,這《兔園冊》一出,書院的啟蒙檔次都下去了,還有多少汴京的家長願意將孩子送進來……

  正想著,安道全走了進來,遞過來一份名錄:“兄長,第一批學子確定了,按你定的,先取三十人一班。”

  李彥平靜地接過,蔣敬伸長脖子過來看,難掩心中詫異:“這麼快就招到第一批生源了?”

  李彥失笑:“你是奇怪,他們為什麼會來這名不見經傳的小書院麼?其實很簡單,因為這裡是歲安書院!”

  同樣在講室內忙碌的朱武豎起耳朵,就聽蔣敬若有所思後,恍然道:“原來他們是衝著兄長的神醫之名來的!”

  安道全笑道:“這些學子都是之前兄長看過的病人,入書院學習,還可以調養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李彥道:“冬天難熬,那些權貴富豪家的孩子,生了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都容易早夭,更別提普通人家,他們送孩子來讀書,也可以得到照看,正是一舉兩得。”

  朱武聞言有些動容,蔣敬則早已習慣:“原來如此,怪不得兄長要將書院的名字也取為歲安,這樣確實能安家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