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 作品

第701章 兩個月時間……

    還是這句話,民心即利心,老百姓又不憨不傻的,一聽說虎娃大帥要分地什麼的,全跑到縣衙,全眼巴巴等著小縣令給他們分田……

    後世人就沒人不知道曹老闆生活樸素、節儉,對待自己的百姓算是比較仁德的,董虎不知道他給百姓的賦稅是多少,卻知道屯田兵卒是“五五、四六”分成的,這或許與明朝之初時那樣,是一種拆東牆補西牆行為,諸如明朝衛所屯田兵是畝稅一斗,而普通百姓的畝稅只有三四升,官田重租則稅七八升,都要比屯田兵卒低很多,董虎不知道曹操是不是與朱元璋一樣的想法,用兵卒的屯田收入來降低普通百姓的賦稅。但他知道,曹老闆喜歡遷民,而這些人也一定是屯田中一員,知道曹老闆與屯田兵是“五五、四六”分賬,大家族的佃租也一定高過這個數字,具體是多少,那就看各家是真仁德還是假仁德,真仁德就是五五分成,假的能達到七成、八成。

    董虎在這個世道活了將近三十年,你要說地主佃租高吧,他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如後世農民賣不掉的西瓜一樣,眼瞅著都壞到了地裡,明明知道虧慘了,還是不得不三毛五毛賣掉,老百姓租種田地也是一樣,家裡就只有三畝地,田地產出根本不夠吃的,還差了一些才能填飽肚子,瞅瞅地主家的八成佃租後,覺得兩成收穫再加上自家田地的產出也能勉強活命,可不就租種了麼?若單純的屁點田地沒有,僅兩成田地收入,一準能把人生生餓死!

    百姓不傻,原本還都心驚膽戰,可當分地告示貼了出來,也全都跑去了衙門排隊,而且還有不少大家族家中的庶出子、奴僕什麼的,這些人肯定是要篩選、調查的,若真是大家族裡窮的掉褲子的庶出子,也一樣當成普通百姓分田,若是富得流油的奴僕,屁個田地也不給,還要被人按著狠抽幾鞭子。

    任何世家大族在當地都擁有難以想象的威望,董虎又是沒收田地又是罰款強買強賣的,即便是濟陰郡乞兒也會對他吐口水,可當分配“一成佃租”田地告示張貼出來後,風向立馬就變了,世家大族再如何有名望,地租也是至少五成起步,董虎再壞,也只收取“一成佃租”充當賦稅!而且官府明文規定,地主富戶佃租不得超過五成,而且十稅一賦稅還從五成佃租裡出,更不允許地主以任何理由擠佔佃戶的五成收入。

    濟陰郡各縣官吏,但凡支持劉岱、張邈、袁遺、橋瑁、鮑信等人圍攻雒陽的,一律罷去不用,支持曹操做兗州牧的一律不用,如此一來,濟陰郡官場基本上一掃而空,暫時都是一群十來歲屁大娃娃暫代各級官吏,之後由六部進行考核,若其中表現優異的,可以直接轉正,若是考核不過關,則繼續留在幼軍,繼續跟在他身邊歷練。

    董虎不怕娃娃們出錯,多安排一些軍中長使在旁照看一下就是了,只要把田地種上糧食,只要軍隊不亂,無論他們惹出多大的亂子,他都能輕易按下去。

    濟陰郡是兗州一個示範點,他還就不信了,周邊的郡國百姓看到“一成佃租”後還死心踏地的跟著心有不滿的家族?

    在張邈投降後,濟陰郡各縣也只能老老實實開城投降,當董虎強勢罷去各縣官吏後,當兵卒進入各縣,一些家族就算不滿想要造反也沒了法子,當各縣開始分地後,就算濟陰郡一個兵卒沒有,各家族也沒法子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