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 作品

第633章 財帛動人心,富貴惹心醉

    “之所以超出這麼多,那是因為軍隊作戰區域不定,可能需要在千里之外作戰,而且還要預防天災造成的饑荒,需要一定的糧食儲備。”

    蔡琰雖然是個女人,而且年歲也不大,但她還未成年時就做過董虎的小從事,對軍屯田、民屯田的事情也算有所瞭解,聽了他的話語後也不由點頭贊同。

    董虎又說道:“輔兵存在的意義是為了養活兵卒,百姓租種大戶人家的田地,目的是為了養活一家老小,佃戶不可能捨下家小不顧而去供養兵卒,除非曹操從佃戶之中專門抽調一些人成為輔兵,而一旦抽調了佃戶家中的青壯,也必須將一部分田地送給這戶人家,將這部分田地變成民屯田,不再收取佃租的那種。”

    “沛國二十一縣共計二十五萬人,平均每縣一萬人,扣除掉老人、孩子、婦人,譙縣也就有三五千青壯,就算整個譙縣耕田都是曹家的,百姓都是曹家的佃戶,曹操也不可能將自家田地變成供養三五千兵馬的軍屯田、民屯田,這是不現實的。”

    “除去曹操沒有在家鄉屯田養兵的必備條件外,最大的困難是,跟隨著的兵卒根本不可能願意屯田!”

    董虎正色道:“各路諸侯招募、徵募的兵卒與咱名下的兵卒不同,咱起初是招募的兩千傭兵,都是有今日沒明日的人,自身窮的與乞兒一樣,是無有田地的那種,這樣的兵卒,若咱當年有大量田地,咱若開口給他們田地耕種,他們絕對會欣喜若狂,是願意做屯田兵的。”

    “之後呢?之後的董部義從無不是在戰場上俘虜的兵卒,起初的涼州羌人也好,之後的豫州黃巾軍也罷,無不是戰場上俘獲的俘虜,既然是俘虜,他們也沒有什麼願意不願意的事情,咱給他們田地耕種自養,他們就得耕種自養,可曹操手裡的兵馬呢?那都是自願加入的,是想著趁機榮華富貴的兵卒,在家時耕田種地,跟著曹操混事後還是耕田種地,那還不如回家種地呢,至少回家種地還能養活家中妻兒父母,跟著曹操種地,兵卒又能得到了什麼?”

    “屁啥得不到,那兵卒就願意屯田耕種嗎?”

    蔡邕、閻忠和一群送行文武們全都露出苦笑,但這是極為現實的問題,事實上曹操屯田養兵,那也是在俘虜了青州黃巾軍後的事情,而不是在當下。

    儘管蔡琰已經嫁過了一次人家,衣著也與婦人沒兩樣,在董虎眼裡只是個未成年的女娃,卻也是長大了,沒有大咧咧揉她腦袋就是了。

    “曹操若沒有野心,此時就應該老老實實散去兵馬,而不是為了養活兵馬四處扒人家墳塋,當然了,咱也絕對不會讓他好過!”

    董虎看向閻忠,說道:“忠叔你上一封奏表,嚴厲譴責一下曹操的盜墓行為,讓各郡……包括涼州、河東、漢中、河南尹、弘農郡在內,讓各郡太守、將軍全都譴責曹操的無恥,弄得動靜越大越好,讓全天下都知道曹操扒人家墳塋……哦對了,就說曹操想偷偷扒開梁孝王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