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 作品

第247章 多算一步

    選擇撤回族地,魁頭並不能扭轉勢弱局勢,依然是三萬鮮卑騎面臨董虎七八萬步騎圍攻,精銳戰力上,董虎依然佔據絕對優勢。

    魁頭選擇撤回族地是不夠的,必須領著族人向北撤離,只有撤出彈汗山,大踏步向北戰略轉移,與七八萬精銳漢兵拉開距離,利用漫長補給線拖垮董虎,大踏步後撤給侵入幽州的數萬鮮卑騎回援更多時間,只有如此才能扭轉局勢。

    在劉棄出現在彈汗山背後時,魁頭第一個選擇就是回軍救援,並且帶著族人向北大踏步後撤。第二個選擇就是魁頭向東與侵入幽州的扶羅韓、蒲頭、步度根、柯比能匯合,匯合三四萬鮮卑騎後,在兵力上與董虎相當,雙方兵力相當,戰略主動權就會轉移到鮮卑人一方,畢竟董虎手裡的精銳騎不足,三萬漢軍騎僅訓練了半年,還沒辦法與自幼長在馬匹上的鮮卑騎正面廝殺。

    董虎與一干將領軍議,自己領兵北上後,魁頭應對兵力不足,能夠扭轉局勢的只有這兩個選擇,要麼大踏步向北撤離,要麼向東與三個弟弟匯合,魁頭若是救援彈汗山且大踏步拉長戰線,七八萬漢兵就只能止步於彈汗山,只能無奈各自返回,彈汗山背後有萬里草原,這要是一追一逃的,那要追到什麼時候是個頭?而且深入敵境的危險極大,會被無數鮮卑部族圍攻。

    無論魁頭選擇兩個選擇的哪一個,只要讓三萬鮮卑騎與彈汗山鮮卑老弱,或是與扶羅韓、蒲頭、步度根、柯比能匯合,董虎就都沒了太好法子,只能各自回家各自奶娃,但這是魁頭與其他人匯合情況下,而不是尚未匯合之前!

    匯合後與匯合前是天差地別的,魁頭選擇與彈汗山老弱匯合,董虎會領五千幼軍騎、三萬漢軍騎轉而向東,自山谷進入烏丸人居住的仇水(洋河)谷地,會殺到鑽入高柳的扶羅韓、蒲頭、步度根背後。

    扶羅韓、蒲頭、步度根所部僅有兩三萬鮮卑騎,與魁頭所領兵馬相當,董虎親領三萬五千騎堵住兩人背後出口,擁有兵力優勢下,扶羅韓三兄弟想要突破南仇水、洪塘河谷口要道,想要自高柳谷口逃回彈汗山基本不可能,能返回族地的只有自高柳向西,經平城轉而北上,而這會遭遇正在回返的強陰、涼城、平城三萬精銳步卒。

    一旦董虎堵著扶羅韓三兄弟後路,殺入高柳的兩三萬鮮卑就必須立即撤向平城方向,一旦稍有遲疑,一旦董耀、胡三、董信三大步兵副將回軍平城,平城防線就會超過五萬甚至更多屯田漢兵,扶羅韓三兄弟就會面臨十萬漢兵前後圍殺,扶羅韓三兄弟逃不逃得掉不清楚,但兩三萬鮮卑人就要全部把命留下來。

    南仇水、西仇水、東仇水在仇水谷地交匯,這裡有一道通往高柳河谷,就是南仇水河谷,河谷寬度僅有一兩裡,最窄處僅有兩三百步,還有一處洪塘河可以進出,這裡同樣地勢險要,只要讓本是步卒的三萬漢軍騎堵住如此狹窄的兩處要道,鑽入高柳的鮮卑人想殺出來基本不可能,更別說董虎兵力佔優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