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 作品

第194章 為徐榮準備的奇兵(下)【】

    董卓名下將領大差不差都是標準的混賬,能被董虎看重的僅徐榮、華雄兩人。因緣際遇,華雄早早的因僱傭軍與董虎有太多交集,但董虎對華雄是有諸多猶豫不決的,既想將華雄收入名下,成為自己的死忠,又希望他留在董卓名下,成為董瑁的輔佐將領。

    董卓是涼州老將,大漢朝軍方體系中,能比他資歷深的少之又少,只因他是涼州地方軍大佬,中yang與地方有著天然矛盾,遭受打壓也是必然。

    地方派系大佬……不代表地方派系大佬就不能轉而進入帝都京畿,不代表就一定不能成為中yang一系,諸如皇甫嵩,諸如朱儁,他們就成功的從地方,從寒門成功的進入地方京畿,成功的被清流文人接受,被世家豪門接受,可為何就是不願接受董卓?很大的原因還是在段熲、張奐身上,董卓身上有兩人太多印記,間接或直接死在段熲、張奐手裡清流文人太多,尤其是張奐,若沒有他恰逢領數萬大軍進入雒陽,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也不一定會死,興許外廷就已經把內廷宦官全都弄死了。

    因緣果,董卓是涼州地方將領,再加上脾氣暴烈、蠻橫,這是惡因,跟著徹底投靠宦官的段熲、直接參與弄死了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的張奐混過事,這是惡緣,惡因、惡緣之下,遭受外廷文武的打壓,不被清流黨人所喜和接納,成了這般惡果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董虎相信因緣果,相信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他不得不考慮董卓勢大所造成的後果。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是必然,矛盾衝突達到不可調和地步,天下就會進行諸侯爭霸,就會進入摧毀與重建的輪迴中。

    董虎懂這個道理,他只是不想讓漢民十不存一,不想讓涼州軍成為天下第一個劊子手。

    幹掉董卓,取而代之?董虎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他覺得這個想法是極為瘋狂且愚蠢的事情,呂布殺丁原,殺董卓,結果呢?眾叛親離!張飛動不動就指著他鼻子大罵三姓家奴,因何?因為呂布與丁原建立了“主公”關係,因為呂布與董卓建立了“君臣”關係,而不是什麼狗屁的父子關係!

    涼州人的性子淡漠,更注重實利,很容易因自身實利而背叛、反叛,不僅涼州人如此,幷州人、幽州人同樣如此,很大的原因就出在這些地方身處邊地,易於混亂的地方,不注重現實利益就很容易被人弄死,正如呂布反覆背叛,公孫瓚弄死劉虞,劉關張大罵呂布三姓家奴,他們三兄弟又豈是忠心他人的人?不還是從這家跑到那家?他們三人又究竟換了多少門庭?

    與混亂的涼州、幷州、幽州人相比,反倒是中原諸侯名下謀臣、將領少有背叛的,一旦確定了“主公”後,至此不改門庭者比比皆是。

    董虎知道涼州人的性子,知道手下混蛋們整日想著斬獲什麼的,越是知道,他越是不能輕易言背叛,越是要被董卓敲腦袋而咧嘴憨笑,越是要給一幫混賬們做個榜樣,只有讓一群混賬們學會忠義,才能上下一心,他才不會整日擔心背後混蛋們有樣學樣捅刀子。

    大變之下,支持董卓上位是大勢所趨,除了董卓外,董虎沒有其他選擇。支持董卓上位是不錯的,但這不代表他認同另一個車輪下董卓的所作所為,為了避免一些事情發生,就不得不對董卓一些過激行為做出些限制,而更加仁和親善的董瑁就成了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