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1106【天開青雲器】

從石炭寺到太醫館再到農桑監,前後歷時四年有餘,裴越走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路線。

等朝中大臣和士紳階層習慣這種新鮮事物的出現,往後裴越調整國子監和太學乃至於整個教育體系的時候,受到的阻力便會大幅度降低。

劉賢當然明白這個衙門的作用和意義,不由得感嘆道:“你這個提議將來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堪稱經世濟民扶危救困之策。”

裴越搖頭道:“臣只是提了一個粗淺的想法,如果沒有陛下的首肯和支持,誰都不能辦成這件事。”

劉賢心情大好,微笑道:“咱們便不要相互吹捧了,你且說說農桑監的細節。”

恰在此時,內侍省少監侯玉返回御書房,手裡拿著幾樣物件。

裴越便抬手道:“勞煩侯少監將那本冊子呈與陛下。”

劉賢從侯玉手中接過泛著淡淡墨香的冊子,凝眸望去只見封面上寫著四個字:齊民要術。

他迫不及待地翻閱,很快便沉浸其中。

良久過後,劉賢合上書卷,望著裴越感慨萬千地道:“農耕乃是朝廷的根本,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先賢苦思如何從地裡刨出更多的糧食。朕雖然未曾親自耕作過,但是也能看出你這本書價值萬金。朕以前從不相信這世上有生而知之的人,今日卻不得不信。”

相較於最初寫就的版本,如今劉賢拿著的《齊民要術》內容變得更加翔實。

裴越略過劉賢對自己的誇讚,淡然地說道:“陛下,其實在臣看來,農桑監將來能夠發揮的作用比太醫館和石炭寺更加重要。它的設立不僅是要勸農重耕,更關鍵的是為大梁數以千萬計的農戶建立一套標準的流程和更加高效的耕種之法,儘可能地發掘土地的潛力,從而產出更多的糧食。”

他望著劉賢逐漸嚴肅起來的目光,正色道:“臣希望,以後不會再有大梁百姓活活餓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