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警視廳笫四搜查班警部 作品

307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馬超、韓遂等十部起兵,號稱十萬,屯駐潼關,抗拒欲攻漢中的曹操,同年九月被曹操擊敗。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馬超襲擊隴上,圍攻涼州刺史韋康。

    同年五月,馬騰被誅殺,並被夷滅三族。

    ......

    然而在這個時空裡,韓遂被皇甫崇所誅滅,李傕、郭汜又投降於皇甫崇,在皇甫崇駐紮涼州時起,並沒有引起三輔動亂,所以馬騰的歷史也發生了改變。

    王國叛亂時,州郡徵集勇士,欲討伐叛亂。

    馬騰應徵,憑藉一身武藝被州郡官員看重,任命為軍從事,統領部隊,後征戰有功,提升為軍司馬,遷偏將軍。

    不久,韓遂起兵,與漢陽人王國合兵,共同推舉王國為主帥,率領其部眾,寇掠三輔,即三輔作亂。

    馬騰本想跟著起兵,可他派往洛陽的探子來報,皇甫崇來了,打聽了皇甫崇往事的馬騰大吃一驚,便熄了那個心。

    皇甫崇趕走韓遂派往三輔要供養時,馬騰也乖乖獻上,還派了馬超領300人助戰。

    趙雲、曹性、張遼、張繡、張任、甘寧、李儒、賈詡、黃忠也是在這時與馬超相識。

    仙師離開那幾年,為了平衡皇甫崇,李儒、賈詡在討論時,黃忠推薦了馬超,李儒、賈詡便將封馬騰為徵西將軍,屯於郿縣,統於三輔。

    馬騰在三輔時,北防胡寇,東備白騎,優待士人推薦賢才,憐憫救援百姓,受到三輔百姓愛戴。

    仙師回來後,在李儒、賈詡的推薦下,馬騰被封為前將軍,改屯於藍田,假節,封藍田侯,並命之馬騰入朝為官。

    而馬騰兒子馬超被封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屯於郿縣,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屯於藍田、杜陵,統兵4000人。

    龐德則為步都尉,屯於頻陽,統兵1萬人。

    制訂了攻打鮮卑和南匈奴的計劃後,周文文又改封馬超為校尉,統三千御林軍。

    而原來的部隊和馬體、馬鐵的4000人、龐德的1萬人合併後,改編為馬家軍,統兵共8萬人,依然在郿縣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