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菜團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 截止日,暴怒的君王(五千字求訂閱)

    三司衙門始終盯著齊平,一次次腦補,但最後,也都沒看出什麼。

    且愈發覺得,他在糊弄事情,並沒有認真破案,或者說……是自暴自棄。

    轉眼,便過了七日。

    時間,來到了皇帝命令的截止日這天。

    ……

    黎明,午門外,群臣聚集,照例等待開早朝,只是這次,不少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四司衙門身上。

    或竊竊私語,或幸災樂禍。

    官船劫案,震驚朝野,四司衙門督辦,很多人都等著看笑話,要不怎麼說政客莫得感情呢。

    各大山頭,黨派,彼此都沒少摩擦,看到人栽跟頭,只要不涉及自身,都是吃瓜心態。

    “杜鎮撫,今日乃是截止之日,可想要如何應對?”

    吏部尚書張諫之走到杜元春身旁,兩人並肩而立,關切問道。

    終於是否真的“關切”,就見仁見智了。

    杜元春面容平靜,與往日似乎並無不同,只是仔細看,眉眼間有些黯淡,聞言道:

    “張尚書有何指教?”

    張諫之笑道:

    “杜鎮撫說笑了,滿朝文武,誰敢說指教。鎮撫司得陛下信任,想必此劫,定能安然度過。”

    杜元春一言不發,只是神情更沉重了幾分。

    張諫之有些詫異,心想莫非案子當真沒有進展?搖搖頭,走開了。

    不遠處,老首輔黃鏞平靜地看著這一幕,旋即收回目光,眼觀鼻,鼻觀心。

    不多時,群臣入殿。

    果不其然,皇帝開口第一句,便詢問起案件:

    “十日之期已到,官船劫案進展如何?”

    刷——

    大臣們的目光同時看向四人。

    鎮撫使、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四人成為焦點。

    其中,後三者似乎早已通過氣,同時出列,深深拜倒,慚愧道:

    “臣下無能!十日來雖在鎮撫司帶領下殫精竭慮,多方查探,但尚未尋到官銀下落,請陛下降罪!”

    呸……無恥。

    不少人嗤之以鼻,心說這般生硬的甩鍋,虧得你們幾個說得出口。

    果不其然,龍椅上,皇帝一拍扶手,顯然心情極差,目光冷幽幽地望向杜元春:

    “你來說!”

    杜元春躬身:“回稟陛下,此案頗為棘手,還請陛下寬限些時日。”

    皇帝臉色一沉。

    一名御史見狀,精神了,邁步走出,高聲道:

    “啟稟陛下,臣聞聽,鎮撫司這幾日並未出力,那主辦官更是日日帶人吃喝宴飲,全然未曾盡心,杜元春有意貽誤案情,請陛下治罪!”

    一石激起千層浪,接下來,刑部一名給事中也跳出來附和,大理寺也有人摻和了一腳。

    這幾日,三司衙門的暗中觀察並非全無意義,起碼,抓住了齊平摸魚的證據,故而,暗中串聯,於此刻群起而攻。

    第一是為了甩鍋。

    第二,則是鎮撫司倒黴,群臣樂見其成。

    果然,滿朝文武,無人替其辯駁,杜元春也是一聲不吭,只是沉默低頭。

    龍椅上,皇帝臉色愈發難看,大怒拍案,怒罵道:

    “先是江湖修士打到京郊來,命你部查,也沒個結果。這兩月,江湖上修士又作亂,西北更出大事,密諜都給人滲透了,如今更消極辦案,鎮撫司監管天下修士,本就是你司職責,杜元春,你就是這麼給朕做事的?!”

    杜元春身子一顫,跪倒,不敢抬頭:

    “臣,惶恐!”

    “啪!”皇帝將手邊摺子一丟,打在杜元春身上,嚇了不少官員一跳,心知陛下是真怒了。

    但想想,倒也正常。

    這兩個月,連續幾件大事,因涉及修士,其實都算在鎮撫司職責範圍內。

    西北的事,好歹是破案了,稍微挽回了一些,但反過來想,若鎮撫司提早發現,何至於讓夏侯元慶藏到現在?

    如今,消極辦案,眾臣圍攻,饒是皇帝對其偏愛,但也總有個限度,發怒再正常不過。

    或者說,未必是針對此案,更是連續累積的怒火的集中爆發。

    登時,整個金鑾殿上,都是皇帝的怒罵,杜元春戰戰兢兢,群臣退避,或痛快,或憐憫地看過去。

    心想,耀武揚威的鎮撫使,也有今天。

    呵,以往辦事還算利落,皇帝肯用你,可若是事情都辦不好,想到倒臺也不遠了,到時候,得罪了朝堂袞袞諸公,且看你如何安身?

    怕不是,最後落得個孤臣慘死的下場。

    一番雷霆驟雨後,皇帝撂下狠話:“再給你三天,若是還無進展……你知道後果!”

    說完,皇帝拂袖而去。

    杜元春臉色慘白。

    ……

    早朝,在詭異的氣氛中結束了,大臣們遠遠瞧著杜元春渾噩離去,這才露出笑容。

    紛紛離開,將朝會上的事,傳揚了出去。

    很快的,京都各大衙門,都得到消息,鎮撫使因消極辦案,惹怒了陛下,早朝上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被鎮撫司壓制許久的百官們彈冠相慶。

    之後,新消息傳來,杜元春回到衙門後,將各堂口的手下傳喚去了後衙,大發雷霆,就連剛在西北立下大功的齊平,也給大罵了一通。

    一時間,衙門裡氣氛緊繃,錦衣們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