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去挖坑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塑戰塑決,三清山之行

    浙省,舟市。

    大海一望無際,白雲朵朵垂在天邊,幾艘海船揚笛駛過。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幾座小島點綴其間,宛如明鏡上的一顆顆珍珠。

    這裡是毗鄰舟市群島的嵊泗海域,自古漁業發達,現在更是遊客聚集之地。

    楊大川站在船頭,迎風破浪而來,古銅色的皮膚被陽光照得熠熠生輝。

    此刻,他正帶著自己的兩條漁船,滿載而歸。

    只不過,這兩條船上裝的並不是海鮮,而是海洋垃圾。

    兩條船都經過他的專門設計,以應對這裡礁多島多的環境,船身不大不小,既能夠輕易地停進港灣,又能抵抗住風浪。

    他年紀已經不小,五十多歲了,自小在這片海域長大,對大海愛得深沉。

    由於位處入海口附近,這麼多年來,海里的垃圾越來越多,廢棄物板結成塊,港灣裡垃圾成片。

    垃圾難以分解,隨著海潮堆積,養殖戶用做浮標的泡沫塑料,時間長了會分化成小塊,浮在海上,小魚吃掉後會死。

    人們對待大海越來越像垃圾桶,不要的東西都往海里扔。

    震驚于越發惡劣的海洋環境,小有身家的楊大川毅然投身於海洋公益事業。

    3年前,他開始自費造船撈垃圾,花了8個月時間,53萬元,終於打造出第一艘垃圾清理船“滄海1號”,開啟了打撈海洋垃圾的新行動。

    去年,他花了80多萬打造的第二艘海洋垃圾打撈船“滄海2號”也下水投用了。

    如今,這兩條船隻要天氣條件允許,每天都會遊弋在嵊泗黃龍,嵊山,枸杞,花鳥等海域打撈海洋垃圾。

    目前,他僱傭了8名工人,加上燃油,伙食,保養等,每年投入200萬,3年來已經投入了五六百萬,全身心都撲在海洋公益事業上,想要在家鄉打造一片海上淨土。

    兩艘船很快靠岸,楊大川噔的一聲跳上岸來,多年體力活,使得他身手依然矯健。

    岸邊站著幾人,衣著整齊,表情嚴肅,看到他頓時綻放笑容。

    “楊老闆,你好,終於等到你了。我是海洋漁業局的,特意來給你送錦旗。”一個寸頭中年男人走上前來,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楊大川憨厚一笑,緊緊握住對方的手:“這多不好意思,太感謝了。”

    中年男人一揮手,身後走出兩人,展開一面錦旗。

    紅色錦旗迎風飄展,露出“海上清道夫”五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楊大川小心翼翼地接過錦旗,感激不盡道:“這是我應該做的,保護海洋,人人有責。”

    “看到大海乾淨,我心裡也暢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的付出都是為子孫後代謀福。”

    雙方聚在岸邊,一起合影留念。

    面對攝像頭,楊大川露出一口白牙,笑得合不攏嘴。

    沒多久,漁業局的人就離開了。

    這時候,船員們才笑嘻嘻地湊過來圍觀這面錦旗,發出嘖嘖讚歎聲。

    楊大川戀戀不捨地將錦旗收起來,準備將這面原版掛在辦公室。

    然後再訂做兩面更大的錦旗掛在船上,到時候一出海,船頭旗幟迎風招展,“海上清道夫”五個大字亮出來,任誰看了也得虎軀一震,豎起大拇指叫一聲好。

    想到這裡,楊大川黝黑的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老闆,老闆,好消息,有人高價收廢塑料垃圾。”滄海1號的船長突然發一聲喊,朝著他疾步跑來。

    楊大川一臉詫異地看過去,平時他從海里撈上來的廢垃圾,以塑料垃圾居多。

    因為其他垃圾泡久了都降解了,只有塑料泡久了還在。

    船長氣喘吁吁地跑過來,解釋道:“楊老闆,剛才我接到電話,問我們有沒有撈上來廢塑料垃圾,有的話就撿出來賣給他,他願意出高價。”

    楊大川好奇道:“他出多少錢?”

    他們撈上來的垃圾,都在海水裡泡久了,零零碎碎混在一起,沒那個時間和精力分揀,也賣不出什麼價錢,所以一向都是直接拉到垃圾處理中心去。

    “說是廢塑料的話一千塊一噸起價,具體給多少錢他要過來看看再定。”

    “嚯~”圍觀船員不禁倒抽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