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

    熊記者出門採訪完新聞,  回報社寫稿子,穿過馬路就看到葉蔓抱著個包蹲在報社門口。

    他挑了挑眉:“你怎麼又來了?不會是又來找我的吧。”

    葉蔓站了起來,笑嘻嘻地說:“真被熊記者您猜對了,我有點事想找熊記者您幫個忙。”

    熊記者定定地看了她幾秒:“又有什麼新聞,  說來聽聽?”

    葉蔓搖頭:“不是,  我是想在《溪化日報》上刊登一份廣告,  但我不認識報社廣告部的同志,  所以想請熊記者幫忙牽個線。”

    自1979年刊登文、革結束後的第一條報紙廣告開始,這幾年廣告業的發展很迅速,報紙、電視、廣播都開始逐步刊登廣告,廣告部也成為各大媒體重要的一個部門,每年的營收比重不斷提高。

    不過廣告業也呈現出了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弱者越弱,知名度高、發行量廣、影響大的媒體被企業主找上門來投放廣告的幾率就越大,而地方性小媒體,被找上的機會很小。哪怕花幾十幾百倍的價錢,企業主們還是願意將廣告投放到影響力更廣的媒體上。

    溪化市只是個地級市,  《溪化日報》的覆蓋範圍也只囊括溪化市區和下轄的五個縣,  範圍很小,本地私營經濟並不像沿海那樣發達,  也沒什麼外資投資,目前主要是國營經濟。國營廠子有計劃統銷,雖然這幾年改革開始放權,但相比較民企和外企,  程度遠遠不夠。

    他們多大沒有打廣告的意識,  也沒這樣強烈的需求,  所以《溪化日報》的廣告部自成立以來,業績並不好。

    如今有人主動找上門,願意花錢打廣告,廣告部的同事肯定求之不得。

    所以熊記者說:“你不用找我,直接去廣告部就是,在三樓,他們很歡迎你。”

    葉蔓摸了摸鼻子,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那個,其實還有點事,我們的錢可能不大夠,可能要晚一個月左右付廣告費,能不能麻煩你們通融一下。”

    廣告部的職工又不認識她,所以葉蔓才找上熊記者,有個熟人從中拉線,會好說話很多。

    熊記者納悶地看著她:“你們電視機廠現在連幾百上千塊都拿不出來了?”

    不至於吧,怎麼說也是一個上千人的廠子。

    葉蔓趕緊否認:“不是的,跟電視機廠無關。是我跟維修部的同事出來開了個家電維修店鋪,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

    她將原委簡略地說了一遍。

    熊記者聽完後,頓了幾秒:“你可真能折騰的!”

    他當記者這麼多年,就沒見過那個年輕女同志有這麼多想法,一天一個樣。

    葉蔓嘿嘿笑了笑:“麻煩熊記者幫個忙,通融一下,我先付一半的定金,過一個月付剩下的錢。”

    “走吧。”只是舉手之勞,熊記者沒有拒絕,但路上他提醒葉蔓,“訂閱《溪化日報》的多是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幾乎很少有徵訂的,這個廣告恐怕達不到你的預期。”

    說白了,個體戶大多不會訂閱《溪化日報》,他們就是要了解相關的政策風向,也會看人民日報,電視和收音機裡的新聞。葉蔓期望能通過在《溪化日報》上打廣告的方式發展客戶,很難。

    葉蔓點頭:“我知道,這不是省報,電視臺,廣播的廣告費太貴,打不起嗎?”

    該提醒的已經提醒了,熊記者沒再多說,將她領到了三樓的廣告部,跟負責人打了個招呼後,介紹葉蔓道:“這是我的一個朋友葉蔓,長永縣人,有點業務想找你們廣告部談一談。”

    簡單介紹之後,熊記者就下樓回自己的辦公室了。

    《溪化日報》的廣告業務開展得不怎麼樣,從人員配置和辦公室就看得出來,就一間十幾平米的辦公室,兩個工作人員,負責人叫杜大偉,三十多歲,蓄著八字鬍,還有一個叫小伍的年輕人。

    杜大偉將葉蔓領進辦公室,讓小伍倒茶,然後問葉蔓:“葉同志是哪個單位的?”

    葉蔓摸了摸鼻子說:“杜同志,我以前是長永縣紅星電視機廠的職工,前陣子下海開了一家家電維修部,現在是想給咱們店裡打個廣告,也不佔什麼地方,就一個小豆腐塊就行了。這是我自己做的廣告內容,您請過目。”

    杜大偉結果葉蔓遞來的一張紙,上面只有兩句話:長永縣老師傅家電長期對外銷售各類家電零配件,價格優惠公道,一顆螺絲釘只要五毛錢,地址……

    真的夠簡單的,巴掌大的地方都用不著就能將這條信息登上去。

    “這就完了嗎?”杜大偉有點喪氣,還以為來了個大廣告主呢,結果就這小魚小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