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513章 第 513 章

 所以說,寧願宗室外戚沒腦子,也不想他們有這種突如其來的責任心。

 畢竟大明適合種東西的土地就這麼多,他們一代接一代地圈完了,百姓可就沒地了。

 朝廷也沒稅可收了。

 這真是老大難問題。

 事情可能是從公主朱秀榮以及二皇子朱厚煒賴在京師大學不走開始改變的。

 他師兄見兩位公主皇子求學幾年後學有所成,時不時去找他們皇帝陛下游說幾句:陛下你看看你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你這些叔伯兄弟卻這麼逍遙自在,真是讓人痛心啊!

 他們的皇帝陛下覺得很有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他們皇帝陛下不知受誰影響(楊慎懷疑是他師兄乾的但沒有證據),是個徹頭徹尾的考試愛好者,連當初選太子妃(現在的皇后)都要人考試上崗的那種。

 皇帝陛下聽他師兄提了幾次,當即決定讓宗室要展開全面的十年義務教育,每年進行年終考核,考試考得好自然是拿一等的錢,考試考不好你還想拿錢,呸!

 也不用學什麼四書五經,學點文官們瞧不上眼的雜學就好,咱老朱家金木水火土式的起名方式一看就和物理化學特別配對吧!

 如果十年義務教育學完以後表現特別突出,那肯定是趕緊來給朝廷幹活,他們現在就很缺人,以後如果要大面積架設交通設施以及電網之類的基礎設施更是少不了大量理工科專業人才。總不能等到要用的時候才著手培養吧?

 反正不管怎麼樣都得給這些宗室外戚花錢,那還不如看能不能拉拔出幾個能用的。

 經過他師兄一通忽悠,大明的宗室外戚子弟全都被迫參加朝廷給他們安排的十年義務教育。

 文官那邊見不需要撥給宗室外戚更多的錢,只是進行內部微調(考得好多給錢考不好沒有錢),且也不是讓他們入朝為官擔任什麼要緊職務,不算有違祖訓(太/祖都不曉得有京師大學這樣的異端),所以很快同意了這一決定。

 這有啥不同意的?又不是他們要考試。

 他們這些已經當官的,想調崗也得考試來著,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憑啥他們可以自在逍遙白白拿錢。

 考,使勁考!

 那些宗室外戚家的子弟一開始也是不情不願的,後來他們看到了朝廷給他們指派的老師突然就老實了(京師大學培養出來的教學團隊個個都是幹架能手)。

 他們不老實也不行,因為他們的成績和他們能拿到的錢掛鉤。

 他們能拿到的錢又關乎他們家的生活質量。

 已經超過參加義務教育年齡的老王爺們磨刀霍霍看向自己的兒孫:你們給我來個考試墊底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