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483章 第 483 章

 既然可行性頗高,現在他們差的就是成熟而完善的檢索辦法以及系統歸納好的古今醫案合集!

 所以說平時還是要多搞搞頭腦風暴,瞧這麼一討論新活兒不就來了嗎?

 王守文當場讓汪機把眾人的意見都記錄下來,等到了廣東那邊馬上立項開搞!他一個搞文教工作的,召集廣東的醫者來開個動員會不過分吧?這麼大一項目,寫信請求兩京十三省同步協作不過分吧?

 咱討論出個章程來,兩京與各省都把自己下轄府縣的醫案彙總一下,朝廷不就擁有龐大的醫案數據庫了嗎!

 要是京師那邊不理會,王守文一準給他們來一封“早就聽說了人走茶涼這種說法沒想到這麼快就落到我頭上來了我真是太傷心了啊”的長信。

 唉,他也不想這樣的,能走正常路子把事情辦成,誰又想走歪門邪道?!

 他王二十一向來是最願意走正道的!

 王守文一路上邊吃吃喝喝邊和嚴嵩他們討論到了廣東以後能做什麼事以及要做什麼事,手頭堆積的項目材料那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王守文自己都忍不住找丘濬嘀咕:他們這樣算不算是全自動加班打工人?朝廷都沒給他們安排這麼多活,樁樁件件都是他們自己找的!

 丘濬看著王守文長大的,對王守文嘴裡那些奇奇怪怪的詞彙早就習以為常,聽他這麼一感慨不由說道:“……你不是從小就這樣嗎?”

 王守文:“…………”

 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

 想想自己三歲開始讀書,六歲開始兼職上班,九歲考上編制,這是何等辛勞的人生啊!偏偏這一路走來的每一步,大半都是他自己給自己找活幹,根本怨不得別人。

 王守文唉聲嘆氣了一會兒,又開始給丘濬介紹下一站能吃點什麼好的。

 看起來也沒太為即將要忙活的一大堆事煩惱。

 丘濬聽他一如既往活力充沛的說話聲,竟也不覺得長途跋涉有多辛苦多累人了,反而頗為期待船靠岸補給時可以趁機嚐嚐鮮。

 其實他這個年紀已吃不下太多東西,不過哪怕嚼不動吞不下,放嘴裡嚐嚐味道還是可以的。

 官船一路南行,每次碰上靠岸的機會便有信往京師那邊送,且每次信中都會匯上王守文整理出來的立項文書,看看京師那邊要不要組織人手參與相關項目。

 人多力量大,有活一起幹!

 反正開開口又不是什麼難事,萬一他們同意了呢!

 另一邊,自從送走了王守文一行人,不少人心裡便覺得京師有些冷清。

 當然,這大抵是他們的心理作用罷了,京師人口眾多,能人異士更是不少,像唐寅他們這樣的風流人物也是時有唱和佳作傳出來,一度引領京師文壇風潮。

 李東陽雖少了個學生在身邊,旁的學生卻也不少,多的是人捧著新作求他點評,日子仍是過得有滋有味。

 所以丘濬的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人離遠了,情分興許就淡了。別說師生朋友了,便是親戚之間整整六年沒機會見面,又有多少能維持最初的親近?

 何況官場這種地方講的也不止是情分,你不能好好地往上走,大夥從利益上來考慮便不一定還繼續帶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