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433章 第 433 章





兩人都是文壇新秀,不過在詩文方面的理念和追求不太一樣,李夢陽覺得寫詩文要仿古才最佳,何景明卻認為他們這些後來者也應該有自己的東西。




據說何景明十六歲時就有機會金榜題名,可惜當時他寫文章愛炫技,一篇文章裡寫了許多奇詞怪語——考官看了以後深深懷疑自己是文盲,於是直接把他給黜落了。




可見這是個熱愛創新的少年才子!




文哥兒聽過他和李夢陽幾人討論詩文,感覺就是,腦殼痛,腦殼痛!




不過這並不影響文哥兒非常欣賞何景明的才華。




這次南巡文哥兒還建議朱厚照把何景明也給薅過來。




本來何景明以這個年紀中了進士,怎麼說都有很大機會入翰林院,可惜他行文風格不太對李東陽他們的胃口,去年考選庶吉士時竟沒能上。他被授予了中書舍人的官職,主要負責在六科廊房擬寫各種公文。




太子到了南京不也得有人寫公文嗎!




朱厚照有點好奇文哥兒讚不絕口的人是啥樣的,召何景明到東宮聊了聊,也覺得何景明挺對他胃口。主要是這人什麼話都敢說,聊起天來挺有意思。




何景明去過的地方也多,他出生在河南信陽,少時隨父親在甘肅渭源長大,前幾年又隨兄長去湖南巴陵赴任,可以說是見識過各地的風土人情。




受文哥兒這個小先生的影響,朱厚照一聽到別人去過老多地方就心生羨慕,恨不能自己也把人家去過的地方全走一遍!




一聊之下,朱厚照自然按著文哥兒的提議把何景明也塞進隨行名單。




朱祐樘向來很少拒絕朱厚照這個太子的要求,年輕人愛跟年輕人一塊玩兒沒什麼稀奇的,這位何舍人一看就很對東宮胃口。




對於文哥兒堅持不懈薅走每一屆庶吉士當苦力的行為,謝遷他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帶走一個何景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隨他們去吧!




於是開春以後,文哥兒一行人就踏上了南下的官船。




王守仁他們也蹭官船回浙江,舉目望去,整艘官船上載著的全是熟人!




連楊慎都混上船了,因為他也想去南京玩。如果說文哥兒他們還帶點任務在身上,楊慎這廝就是真正的純玩了!




文哥兒非常痛心。




小時候那麼任勞任怨的楊小慎,長大後居然變成了這樣!




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小夥伴長大後根本忽悠不動了,真是愁人啊!




楊慎見文哥兒整天用痛心疾首的眼神兒看著自己,不免給文哥兒分析起來:“師兄你想想看,你認得的人都在朝中做事,平時根本脫不開身。若是有什麼急事需要人去辦,不就得找我們這些無官無職的師兄弟嗎?我這也是為了能隨時幫上你的忙,才不想那麼早下場應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