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七百零五章 林如海:這是聖賢管樂之道,經世謀國之法……



            

            

            揚州,鹽院衙門

煙雨朦朧,天地蒼茫,整個鹽院衙門籠罩在雨霧之中,碧青色屋甍雨滴匯聚成行,沿著瓦簷緩緩流淌而下。

這邊兒,黛玉與林如海敘著話,這時,林如海的妾室周氏,蓮步輕移,近得黛玉之前,笑了笑,開口道:“是玉兒罷,你爹這兩天都是惦念著呢,別在這兒敘話了,進屋裡說是了。”

黛玉隨著周氏進入花廳,兩人落座下來,父女二人敘著近些年的境況。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為父這些年忙於公務,沒有喚著你回去,也不知你在府中的情況。”



先前兩地迢迢,音書隔絕,如不是賈珩提議讓黛玉給林如海寫著書信,只怕林如海只能通過來自妻兄賈政的信箋中得知黛玉的近況變化。

黛玉柔聲說道:“外祖母和姐妹們對我很好的,珩大哥對我也很是照顧。”

林如海點了點頭,道:“子玉先前在書信中就提到你的身子骨不大好,需要好好調養。”

紫娟面帶笑意,輕聲道:“現在姑娘身子好多了。”

其實不僅是黛玉,小孩子抵抗力差,動輒容易生病,而黛玉只是天生體弱,只要不被一直內耗,調養一段時間,等長大一些也就好了。

就在這時,外間傳來僕人的稟告,輕聲說道:“老爺,珩大爺來了。”

林如海以及黛玉都是起得身來,抬眸看向來人,只見蟒服少年在一個撐著雨傘的錦衣護衛的陪同下,來到庭院,近得身前。

“子玉。”林如海快步近前,喚著一聲賈珩。

賈珩道:“姑父,許久不見了。”

先前來揚州府借調江北大營之時,就與林如海見過一面。

二人寒暄著,林如海說話間將賈珩引入書房,黛玉見著,猶豫了下,因為不知兩人是不是談著正事。

卻見那少年笑道:“林妹妹也過來,不妨事的。”

黛玉轉而看向林如海,卻迎來慈和的目光,心頭閃過一抹欣喜,輕輕應了一聲,然後進入廂房。

林如海與賈珩重又落座,儒雅面容上見著詢問之色,問道:“子玉方才見了揚州的鹽商?”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袁繼衝相邀著一眾鹽商,想要試探我的態度,我沒有理會。”

林如海目光幽凝幾分,說道:“袁繼衝此人尤擅鑽營,汲汲於名利,其人至揚州三年,與那些鹽商打的倒頗是火熱。”

賈珩輕聲說道:“我也知其人,在河南總督軍政之時,聽屬下提及過,其人在南陽知府任上,貪瀆乖戾,橫行無忌,後來被巡按御史彈劾之後,走通了浙黨在吏部的門路,遷到揚州,從貧瘠之地到天下為數不多的繁華之地,足見手腕。”

林如海聞言,道:“子玉心頭有數就好,此人雖並未直接參與鹽務,但是揚州的父母官,每次議事,都會列席旁聽,端是活的一手好稀泥。”

賈珩點了點頭,表示明瞭。

林如海道:“過兩天,齊閣老會從金陵回來,商議鹽引核銷評估事宜,那時子玉有何打算?”

賈珩沉吟片刻,清聲道:“整飭鹽務自年初至如今,始終進展不大,我以為,整飭鹽務不如先行整飭人。”

林如海眼前一亮,笑道:“子玉此言可謂一語中的,只是從哪突破,仍有待斟酌。”

揚州知府衙門、兩淮鹽運司、鹽商、南京戶部,甚至宮裡,盤根錯節,先動哪一個引來的連鎖反應都不一樣。

賈珩默然片刻,道:“姑父可知兩淮都轉運使劉盛藻其人?”

揚州鹽官系統的最高長官就是兩淮都轉運使,而兩任運使都與太上皇有著裙帶關係。

“如何不知?與其也算打了不少交道,此人生活奢靡,行事驕橫,其親卷在整個揚州都頗為有名。”林如海面色幽幽,輕輕嘆了一口氣。

畢竟是皇親國戚,豪橫自非常人可比,鹽院衙門對鹽務有催繳稅銀以及查勘之權,與鹽運司兩者原就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自然關係緊張。

賈珩道:“那先從此人查起?”

先前他在進入揚州城前,已經暗遣密諜前往調查劉盛藻其人以及社會關係。

其人自來揚州以後,娶了十三房姨太太,現在正在追求浣花樓一個花魁,準備收下十四房姨太,最近時常到浣花樓向那花魁大獻殷勤。

黛玉聽著兩人的敘話,罥煙眉之下,熠熠星眸眨了眨,心湖當中就有圈圈漣漪泛起。

兩個人怎麼就能像認識了多年的好友一樣呢?

這……她先前的擔心都是多餘了。

賈珩道:“姑父在揚州,先前齊閣老的鹽務整飭,鹽商怎麼說?”

“無非是那老一套說辭,私鹽氾濫,官鹽不好賣,如再行多收厘金,勢必更為滯銷,先前鹽院衙門都有派鹽丁打擊過,但販鹽原為暴利,是謂屢禁不止。”林如海輕聲說道。

賈珩默然片刻,道:“揚州諸府縣販賣私鹽很普遍嗎?”

“揚州一地還好,是兩淮鹽行鹽之區,如江西、江南、河南、湖廣諸省,私鹽販子糜爛諸地,尤以江西、江南、湖廣最為猖獗,因打擊私鹽需與地方官府協同,但這二年地方官員推諉扯皮者不少,再加上盜寇叢生,清剿不力。”林如海嘆了一口氣道。

賈珩眸光眯了眯,道:“兩江總督沉邡先前提及要綜理鹽務,姑父可曾知曉?”

巡鹽御史有查緝私販之事權,正如大漢會典對巡鹽御史所言:“兩淮巡鹽御史,無定品,掌巡視兩淮鹽課,統轄江南、江西、湖廣、河南各府州縣額引督銷,察照戶部所定運司、分司、場灶、官丁、亭戶,嚴行衛所有司,緝捕私販。”

換句話說,對江南、江西等諸省這麼廣闊的疆域,卻沒有直接的領導權,而得以照會諸都司衛所,有的官員可能不一定聽你招呼,陽奉陰違,甚至與地方私販本身就有勾連。

儘管林如海已經掛了左僉都御史銜,可以上疏彈劾諸衛所有司。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兩江總督沉節夫一直想拿回巡鹽之權,綜理鹽務,曾上疏朝廷,提及兩淮所轄甚為遼闊,緝私禁弊,往往官弁視同膜外,該鹽政呼應不靈。”

兩江總督管轄江南、江西,又為封疆大吏,還能調動江南大營,不說其他,對本域江南、江西兩省自是如指臂使,而較遠的其他諸省也會賣兩江總督的面子,相應的,錢糧籌借總有打交道的時候。

賈珩道:“將鹽務之權交付兩江,也未必是良策,兩江總督權重事繁,縱領職事,也是再行徵辟幕僚,於此恐有疏漏。”

事實上,在清時道光十一年,承襲前明的巡鹽御史制度徹底廢棄,而由兩江總督兼理。

當時兩江總督陶澍,也就是要徹查運司虧空的那位兩江總督。

其人在道光十二年,完成鹽課卻不足二成,被道光帝催問鹽稅什麼時候補齊?會不會延期之時,其人上疏歷陳兩淮鹽務疲弊,又以職任較繁,請簡鹽政專課務。

被道光好一通訓斥,“實屬有心取巧!”。

並在奏疏上提及,“以陶澍前任江蘇巡撫擢任兩江總督,於兩淮鹺務自所熟悉,是以於前此請裁鹽政,改歸兩江總督管理之時,降旨允准。如果淮鹽疲弊,實難整頓,何以於奉命任事之時未思及此,並無一言陳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