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三章 賈珩:如內應可用,破城就在今夜!

    高嶽瞳孔劇縮,冷聲道:「這是朝廷的攻心之計!」

    將其團成一團,道:「即刻命人收繳這些紙條,萬萬不可使其流傳下去。」

    「大哥,只怕來不及了,官軍現在在各處城牆都在放箭,只怕這會兒已經傳開了。「馬亮憂心忡忡說道。

    衛伯川也從隨行的手下中拿過一張紙條,面色變幻,咬牙切齒道:「這上面只有我等的名字,其他幾家倒是隻字不提,顯然這是要分化我等。」

    其上赫然也有著他的名字,生擒者賞銀兩千兩,擊斃者賞銀五千兩,顯然朝廷就是想要死的!

    特麼的!

    高嶽臉色難看,一言不發地向著巡撫衙門而去。

    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一路上,周圍眾人看著高嶽一眾手下的目光隱約古怪了一些。

    此刻,就在巡撫衙門以北三百步遠的客棧中,軒窗推開,三個青年穿著粗布衣裳,眺望著巡撫衙門前的高嶽一行。

    「大人,都督現在就在城外,我們什麼時候?「一旁的錦衣百戶丁敬壓低聲道。

    曲朗自進入開封城中,領著四五十多個錦衣好手,沒有多久就聚攏了二三百個人,現在跟著另外四夥兒勢力守著南面的戴樓門。「需得和大人聯絡上,否則單靠我們這些人,難以造事。「曲朗壓低聲音說著,然後看向一旁的丁敬,低聲道:「等天一黑,你就越過城去,和外間聯絡上,這時候逃亡的賊寇不少,正好掩人耳目。」

    丁敬點了點頭,應允下來。

    而開封府城外,已是午後時分,日光照耀在開封府城前的汴河水面上,微風徐來,波光粼粼。

    賈珩率領的京營大軍也已經陸陸續續抵近這座前年古城,在南面、東面城垣調撥兵馬,而正面北門則是萬餘兵馬在開封府城西門列候。

    書中常言,人過一萬,無邊無沿,此刻近萬官軍在開封府城前,以千人一隊,形成前後中左右五哨,前軍三千,左右兩軍皆兩千,中軍以兩千。

    後軍一千還有尉氏縣組織的兩千民夫,將臨時尋來的騾車裝載攻城器械、雲梯,向著其他幾面城池而運輸,同時搭起箭樓,一切在緊鑼密鼓中透著井井有條,只有大軍陣營旗幡的獵獵響動聲以及推動衝車的吆喝聲響起。

    時而城下,還有一些京營的百戶官領騎卒眺望著開封府城,與周圍同伴低聲敘說著什麼。

    大戰前的氛圍太過安靜,甚至有些壓抑。

    可偏偏是這樣沉默,卻讓城牆上的賊寇,心生懼意。

    事實上,哪怕是高嶽所部在湖廣、河南等地,都不曾見到這般安靜的官軍,更遑論一直在官軍剿捕下東躲西藏的賊寇。

    賈珩此刻端坐在馬上觀看著開封府城,問著劉積賢道:「去派人喚蔡遊擊過來。」

    「是,大人。「劉積賢抱拳應著,轉頭吩咐著手下親衛尋找蔡權。咸寧公主眺望著開封府城,道:「先生,我瞧著城池上,好像人不是太多的樣子。」

    在她想象中,賊寇聚十萬眾,縱然是虛指,可哪怕有五六萬人,也該是旗幟密佈,人頭攢動。

    賈珩解釋道:「先前蔡權說賊寇裹挾至開封府的亂民,聽說官軍到來逃亡了不少,此刻開封府內也就兩萬多人,防守力量頗為不足,不過畢竟依託城池居高臨下,不可小覷,等會兒我們這裡還是試探他們的防守力度。」

    攻打城池的精要在於調動對方的防守力量,而不是平均分配兵力。

    就在這時,兩名錦衣校尉領著蔡權策馬而來。蔡權抱拳道:「節帥。」

    「城垣敵情偵測過,如何?「賈珩單刀直入問道。

    蔡權道:「回稟節帥,西城垣兵馬不少,南面的兩座城門和東面陳州門、南薰門、戴樓門賊人要少一些,未將試著讓騎卒近前試探,留意了下,一些城垣甚至不見人影。」

    哪怕高嶽已經派出手下幾位兄弟上城巡視,通過敲鑼、揮旗示警,以便兵力奔走相援,但開封府城城垣綿長,如撒芝麻一樣,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賈珩擰了擰眉,思忖了會兒,吩咐道:「看來賊寇在四城兵力不足,此戰關要還是還是機動策應,等會兒我軍隊稍作試探性攻擊,你帶著五百哨騎,分散開來觀察城防,賊寇分屬多部,一旦守起城來,勢必協同不齊,那時就是我們的機會。」

    事實上,開封城在被圍的幾次經歷中,就沒怎麼守住過,從後唐李存勖再到金兵南下,再到後來農民軍圍攻開封府,無不如此。「是,節帥。「蔡權應命一聲,騎馬而走。

    咸寧公主道:「先生,一會兒要攻城嗎?「

    「先行試探攻擊,試試賊寇的佈防。「賈珩低聲說道。先攻一波,到天黑重新埋鍋造飯,等候曲朗的消息。

    如果不等步卒前來,就只能用內應之計,否則一波攻不下,就需得再等四五天,步卒趕上。

    咸寧公主玉容上現出一抹憂色,心頭暗暗祈禱,希望一切順利。此刻,夏侯瑩凝望著遠處的開封府城,目光似隔垣洞見,落在城中的幾十萬百姓中。

    而隨著時間流逝,也到了申時,幾時傍晚時分,官軍諸項土工作業皆已齊備,箭樓豎起幾座,以拆卸的門板置於推車前,掩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