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並無高下

    元春輕聲道:“奪嫡之事,是有大凶險,不過,珩弟多慮了,我為皇后娘娘女官,倒知娘娘心思,其與魏梁二王擇妃,為適聖上心意,就不從武勳而選。”

    崇平帝猜忌心重,自己位置才坐穩,怎麼容忍成年皇子再和武勳勾連,宋皇后素來善於揣摩上意,不會犯這般忌諱。

    賈珩微微頷首,道:“夜長夢多,大姐姐還是早些出宮為好。”

    元春:“……”

    端麗、妍美的玉人明眸閃了閃,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怎麼對面少年,比她都上心出宮之事?

    想了想,可能是……明哲保身。

    “如他這般年紀,就已是一等將軍,手握重兵,如欲求得善終,是需謹慎避禍。”

    元春思忖著,覺得有些把握到賈珩的心思。

    兩個人又話了一會兒家常,賈珩說道:“大姐姐,先這樣罷,明天,我再見機行事。”

    與元春議定出宮之事,賈珩也不多作耽擱,重又回到榮慶堂,剩下的時間,都留給了元春與其父母敘話。

    榮慶堂中

    賈珩重又進來,迎著賈母以及鳳紈、薛姨媽、寶釵、湘雲、探春、迎春、惜春、黛玉的目光,點了點頭,落座下來。

    賈母急聲問道:“都說好了?究竟是怎麼個主張?”

    賈珩道:“大姐姐在宮裡熬了這些年,瞧著也沒個結果,求個恩典歸家罷。”

    他覺得賈母應該是能抹開這個彎兒的,況且,這麼些年過去,一直沒喜信兒,攀龍附鳳的熱切情緒,也該涼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賈珩先前讓戴權在宮裡使了一把子力氣,夏守忠將元春安排到宋皇后宮裡,還是給予了賈母、王夫人一些渺茫的希望。

    但,最終又沒聽著什麼信兒,終究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賈母嘆了一口氣,道:“你這個當族長的,老身知道向來是有心氣的,大丫頭她呢,這些年苦了她了,如今能得出宮,也是她的福氣,只是……總要給她尋個好歸宿才是。”

    賈珩凝了凝眉,沉吟道:“婚姻大事,非同小可,還需慢慢物色品才兼備之人,不過現在說這些,言之尚早,縱是出宮,也可與父母姊妹團聚二年,再出閣都不遲,以我家之門第,不管是翰林詞臣,還是軍中將校,都只有旁人高攀的份兒。”

    賈母:“……”

    薛姨媽笑道:“珩哥兒說得對,論家世只有旁人高攀的份兒,論品貌,也是天仙似的人物,我瞧著大丫頭離家這麼久,是得好好團聚團聚才是。”

    賈母笑了笑,說道:“年歲也不小了,不管怎麼說,親事早些定下來為好。”

    賈珩道:“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總要好好挑選才是。”

    元春許個什麼人家,他其實也無法保證。

    這誰能保證?

    京中權貴人家,適齡得幾乎沒有,小門小戶,估計王夫人也看不上。

    主要一來年齡不小了,年方二九,過了年虛歲都二十了,不是說老姑娘,而是錯過最佳婚配之齡,只能挑剩下的了。

    二來,遍觀京城王孫公子,也無入他之眼者。

    其實,不僅僅是元春,如寶釵今年也有十三歲,再過二年就要訂親,待選一事失敗後,也要提前物色,而金玉良緣的風聲,估計過了這個年,也該放出去了?

    賈珩念及此處,轉眸看了一眼寶釵,只見臉若梨蕊、身姿豐美的少女,正稍稍側歪著螓首,凝神靜聽著他和賈母敘話。

    這猛地一回頭,倒將寶釵杏眸微動,泛起一抹慌亂,再結合著少年方才的“女怕嫁錯郎”之語,芳心一跳。

    這珩大哥,幾個意思?

    賈母聞言,心頭鬆了一口氣,又道:“珩哥兒,現在依你這族長的意思,你大姐姐都出宮了,以後她的婚事,你需得幫著留心,家世什麼的可不論,但人品、前途總要是好的。”

    在賈母印象中,賈家老親的那些年輕子弟,與元春同齡的,不是早早成親,就是不大合適,賈母一時間也覺得麻爪,因此讓賈珩這個在外間做事的幫著留心,也在情理之中。

    賈珩道:“此事,我會格外留心的。”

    薛姨媽笑道:“珩哥兒在外面為官作宰的,認識那些有能為的王孫子弟也多一些,比我們這些在內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人,見識廣了去。”

    賈母笑了笑道:“珩哥兒辦事兒,那是從來沒有差錯的。”

    眾人附和說笑著。

    賈珩面色澹然,端起一旁茶盅,低頭品了一口,並不接話。

    見賈珩面色默然,似不欲深談,鳳姐在一旁岔開話題,又和賈母提及了明日王子騰過生兒一事,眾人又是談笑起來。